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鸡西军分区部队拥政爱民纪实
2012-07-27 11:53:12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张中国 刘和平 李国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鸡西7月27日讯 拥政爱民促发展,鱼水情深筑和谐。几年来,鸡西军分区各部队在守土卫边的同时,将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一群群身着迷彩军装的官兵,经常出现在繁忙企业的生产一线,活跃在校园操场为学生军训,深入到偏僻的乡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用实际行动唱响了一首首动听的爱民曲,驻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穿军装的“鸡西人”。鸡西军分区及所属部队多次被上级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科技助民先进单位,军分区本级被评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自觉融入加快驻地经济发展中

  对于涉及军口的地方不便协调的重点工程,军分区责无旁贷,主动靠前求作为。如机场建设、口岸公路建设等,军分区主要领导多次到上级军事部门主动汇报,多方沟通争取,获得了支持,也赢得了时间。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上有所作为。几年来,帮助地方有关部门协调大项目5个,创造经济价值百余万元。倾力帮建新农村,先后抓了密山市东发村、塔头村的帮建。每个团级单位都明确了一个对口村。共与10个村建立新农村帮建对子。确定了在重大生产发展项目上做协调争取工作,在文化、卫生、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建设上重点投入,在两委建设和提高村民素质上加强指导,在村容村貌上有较大改观的工作思路。为帮建村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难题,协调资金分别帮助密山市东发村和塔头村建起了209平方米和453平方米集民兵之家和信息站于一体的多功能村委会办公场所,为170多户村民解决了20多年吃不上自来水的难题,建设了3座水泥桥涵,修建了4处文化休闲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对人口较多,脱贫难度较大的个别工矿企业和农村村屯实施集团式重点扶贫。军分区共建立科技助民扶贫点40多个。积极开展向贫困户捐款活动,几年来,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100万元。扎实开展向“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三年来,军分区干部每年每人捐资300元,帮扶180名失学、特困学生重新上学,扶持19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初中学业,帮助99名贫困军人子女或隔代子女在校就读。先后组织民兵开发和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种植、养殖品种70多个,工业技术革新20多项,建设农业质量效益园区400多万平方米,创工农业产值近千万元。

  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中

  军分区及所属部队在市及县区大中小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为大中专院校搞好军训,先后派出军事训练教员150多人次,军训大中专学生10000多人次。军分区部队官兵还带着责任和感情开展“百名校官助功臣”活动。坚持12年组织军分区部队50名中校以上军官帮扶50名老功臣,累计捐资40多万元,为他们解决生活、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难题,使他们生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扎实开展“文化凝边”活动,为驻地学校捐赠图书和文体器材,几年来,共捐赠15000多件(册)文体器材和图书,改善了驻地教学条件。积极组织大篷车文艺演出队和秧歌队,深入驻地城镇和边疆村屯为百姓义务演出。所属某部“兴凯之星”演唱组参加驻地举办的各种文艺演出达70多场次,该部队被黑龙江省评为“军警民共建共育标兵”。自主组成爱民医疗服务队深入村屯免费为群众义诊、赠送常规药品、普及卫生防病、宣传优生优育等常识,发放计划生育宣传单10000多份,捐赠药品40种800多盒(袋),深受群众欢迎。组织部队和民兵营造“爱民林、民兵林”,为绿化鸡西、建设鸡西做贡献。先后出动军车6200多台次,义务劳动51000多个工作日,植树75000多株,绿化绿地10万多平方米,治理背街巷道近20000延长米。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

  每当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受到威胁时,军分区指战员总是以灾情为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冲锋陷阵。一年冬季,密山市先后两次遭遇50年来罕见的暴风雪,致使列车前进受阻,积雪达3米多深,车上400多名乘客被困在零下30多度的车厢里。军分区迅速派出200多名现役官兵和民兵组成的抢险分队,顶风冒雪,连续奋战,清理出铁路积雪400多延长米、3000多立方米,使列车重新启动。哈尔滨铁路局领导专程送来锦旗。所属某部被沈阳军区评为抗雪救灾先进单位,《解放军报》作了专题报道。前年,军分区所属滴道区人武部在辖区突降暴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迅速派出9组民兵展开抢险救灾,转移群众70多人,牲畜23头,抢修危房12座。几年来,军分区及所属部队共出动兵力2200余人次,各种机械车辆300余台次,参与急难险重任务及指挥救援抢险10多次,抢救物资120吨,为驻地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