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哈市道外区排水处工人冒雨在道外南十四道街上疏通排水井,并在积水较深路段设立警示标志。张清云摄
生活报7月31日讯 29日,暴雨来袭,街上行人匆匆奔向温暖的家。此时,你是否注意到,在汪洋中,一个个身着红色工作服,哪里有积水便往哪里赶,哪里水最深便奔向哪里的人,他们就是我们城市的排队工。29日14时许,当天凌晨刚刚完工的排水公司员工们,匆匆回家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便再次集结,准备迎战接下来更大的黄色暴雨预警。阻击城市内涝,他们连续坚守了10个小时。30日,记者采访了哈市排水公司道外分公司经理刘建平,一个奋战在抗涝抢险一线的女排水工,听她讲述10小时与暴雨奋战的过程。她只是哈市800余名排水工中的一个。一场暴雨,让我们看到了这支队伍的坚守。
15时大雨来临前800余人严守易涝点
29日4时,雨势减弱,哈市街路上的积水基本排空,排水公司全体员工800余人稍稍松了口气,经过一夜严防死守,各易涝片区虽有险情,但并无人、车损伤。11时许,道外区分公司经理刘建平再次接到公司通报,下午哈市地区有暴雨黄色预警,刘建平立即起身换上一双雨靴赶往单位,提前做好内涝排险准备工作。15时,道外排水分公司40余名员工全部集结完毕。
16时30分暴雨中 积水灌满雨靴疏通不止
此时大雨倾盆,刘建平接到热线,道外十四道街积水严重。
3名排水公司人员开着渗水车赶到现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3名抢修人员紧压渗水车的疏通管,尽管脚穿雨靴,但此时路面积水已达30厘米,雨靴里早已灌满了水。
刘建平说,道外十四道街的这个雨水井,位于整条街地势最低洼处,逢雨必堵,这次出动渗水车仍没有疏通,怀疑地下管线塌方,已向有关部门提起破路维修申请,但审批许可还在等待中。
18时20分暴雨中经理带头用手挖堵塞物
德胜街与草市街交口是21处易涝区之一,每次雨季抗涝,此处都是排水工必来之处。此时现场4名排水公司人员早已全身湿透,吸污车对着排水井口刚一启动就卡住了,井内的烧烤签、塑料袋、麻辣烫等污物,在整条街区的水面上漂浮,刘建平见水深过膝,排水跟不上暴雨的速度,吸污车又卡住了,便和几名排水工人一起用手掏排水井里的污物。说起这事,刘建平笑着说:“当时管不了那么多了,大雨浇得睁不开眼睛,我们就闭着眼睛用手掏。”
20时40分小雨中全身没一处是干的
雨势减弱,排水人员已经在大雨中坚守了将近6个小时,此时,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用排水工栾瑞吉的话说,连最里面的背心都湿透了。此时,他们正在太古街上抢险,该区域积水面积已达600平方米,水深已由半小时前的50厘米下降到40厘米。道外排水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脚上的雨靴已换成防水凉鞋,“在大雨中行走,凉鞋比雨靴方便,不怕灌满了倒不出去。”
21时小雨中守着积水区啃面包
21时,雨势平稳,基本维持在小雨状态,街面上的积水正在逐渐退去,刘建平这才想起全队40多人还没有吃晚饭,她让人跑了6家仓买,买了近百个面包,全队每人发两个,躲在南极街与景阳街的积水点旁暂时充饥。刘建平说:“还有清真寺门前、南勋街、二十道街靖宇公园门前几个重点易涝区还没清理完,如果雨势没有变化,这几个易涝片区的积水逐一排完还需3个小时。什么时候排完,雨停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回家。”道外排水分公司片区内积水排完时,已是次日凌晨1时。而全市800余排水工人,在先锋立交桥、禧龙大市场等重点积水区,坚守到30日清晨。哈市排水公司相关人员表示,除去以往21处内涝点,29日又新增11处内涝点,这些易涝点部分地区积水达1米深,排水部门正在加大监控力度,调研易涝点成因,哈市排水系统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