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8月6日讯 不久前,联合国文化交流代表团到访我省,代表团中40余名成员大多数是首次来到黑龙江,参观访问之余,成员们对所到城市不时发出“现代、美丽”的啧啧称赞。的确,文明开放,环境优美已成为外国友人眼中的黑龙江形象,而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人民群众更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给城市带来的变化。
城市发展无止境,“三优”创建无终期。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从2009年启动至今,已走过三年时间。三年中,这项工程已发展成为省委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三年中,创建目标也已化作城市管理者们的奋斗目标,三年的创建成果让黑土地上的每座城市环境美了、秩序好了、服务质量提高了,这些深刻转变有力助推了文明龙江的建设。
打造特色城市品牌 彰显龙江无限魅力
打造优美环境是建设“三优”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优美城市环境已经不仅仅是让城市变得干净整洁,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打造城市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宜业环境,进而增强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而事实上,各市地在实施这项工程时,除了抓环境整治,抓硬件改善,更注重因地制宜打出地方特色的城市品牌。
双鸭山,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该市发挥群山环绕的地理优势,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漫山翠绿不仅给城市外围构建了生态景观,也带动了城市中的绿化工程,道路、村屯、城区、校园等绿化工程,让整个城市生机盎然。一天天变美的城市在市民们眼里多了几许诗情画意:“城市拥林山水貌,市容整洁百姓笑,生活环境更美好,百姓日子步步高;建景观、街路宽,花红草青顺民愿,秀美家园双鸭山……”2008年以来,双鸭山先后获得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如果说双鸭山能由煤城变美城,那么享有“百湖之城”美誉的大庆,做活了滨水文章,更凸显了城市的“灵性”。大庆市立足建设北方水韵之城,高标准治理主城区泡泽,做到治理一个泡泽、改善一片环境、建成一处景观、惠及一方百姓,改造后的滨水区域成为城市开发的黄金区和市民定居的首选地。今年,大庆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综合考评进入全国地级文明城市第三位。
在开展创建活动中,各地积极实施街路两侧及旧小区建筑物立面装饰工作,统筹推进主街路亮化、沿江(河)景观亮化、区域景观亮化和主要商业区亮化工程,城镇风貌焕然一新。绥芬河市、饶河县等18个边境城镇集中开展建筑风貌改造,坚持立面改造与节能改造相结合、色彩搭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了“一街一品、一楼一景”的边境城镇特色。黑河市在巩固美化亮化成果基础上,对中央街等主要景观街路和黑龙江公园、大黑河岛桥等重点区域灯饰亮化景观进行精心设计和建设,城市夜景更加多彩靓丽。
软环境建设注重“塑品” 城市交上文明答卷
7时40分,正是通勤早高峰时段,在位于哈尔滨市征仪路的公交107路终点站,却再没有昔日拥挤混乱的场面,乘客都在指定的护栏内排队候车,秩序井然。中山路103路公交车、地段街2路公交车等站台,都是如此。排队候车,等出文明,已成为哈尔滨市良好公共秩序重要标志之一。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文明城市必须是有秩序的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必须要有良好的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和公共秩序作保证。各地在加强硬环境建设“塑形”的同时,对软环境建设“塑品”更加注重,把交通、市场作为整治的重点,积极推动公共秩序规范管理。2010年,全省各市地同步启动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让全社会共同参与进来,在营造出“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浓厚氛围同时,又转向对完善道路安全管理设施的治理,开展专项整治客运车辆“双超”、驾驶员“酒驾”等严重违法行为。
各地围绕提供优质服务,从小窗口入手,做好服务大文章。以“于雪梅式窗口”、“十行百家巾帼文明岗”等为代表的创建活动,成为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态度的手段,在优化服务流程中,佳木斯市在全市窗口单位开展“十佳”服务窗口和“十佳”服务标兵评选活动,真正把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落实在基层、响应在基层、见效在基层。伊春市开展创建“文明诚信市场”、“文明诚信经营者”、“诚信维权单位”、“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平安市场”等活动,营造了文明、诚信、守法、安全的良好市场环境。
市民文明素质整体提升 草根英雄频频涌现
市民良好的文明素养,让城市有了味道和灵魂。重视打造市民品牌,这是一种新的城市观念、新的管理观念,有了这样的观念,城市管理者就会重视在提升市民素质、加强市民文明建设上多投入、多下功夫。
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成为创建活动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全省各地以道德模范评选、社会志愿者服务、讲文明树新风、邻居节、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平台,着力促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和社会道德风尚形成。鹤岗市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称赞。大兴安岭地区文明委组织专人编写了《大兴安岭创建“三优”礼仪知识手册》,旨在普及礼仪知识。这本小册子在窗口单位发放,并在每个社区陈列,供人们随时取用。目前,《大兴安岭创建“三优”礼仪知识手册》已印刷发行5万余册,在大兴安岭地区做到了高密度的覆盖。一些地市还依托新闻媒体、服务热线、市长电话等平台,让群众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使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意识在参与创建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也为时代先进人物的培育与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2012年,“最美女生”郭肖岐、“最美叔叔”谢尚威、“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成等一批平民英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黑龙江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