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8月6日讯 近日,本报连续刊发了哈市“天材教育”在没有教育资质的情况下从事教学活动,很多家长在此给孩子花费数万元补习,成绩却没有提高,甚至连老师是谁都不知道的报道。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天材教育”仍然在继续招生上课,相关部门对“天材教育”的违规行为也放任不管。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省社科院研究员:有关部门再不管就应问责
省社科院研究员董鸿杨一直关注着本报对于冰城课外补习乱象的报道。他说,“天材教育”在工商部门以“科技有限公司”名义注册,经营范围为教育信息咨询服务,开办补习班的行为不符合工商部门的相关规定,工商部门应首先对其依法处理。“天材教育”开办补习班有别于一般的商业经营,具有教育性质,教育部门也应对其进行管理。“天材教育”违规从事教学活动,是在钻教育部门与工商部门制度上的空子。
董鸿杨说,“天材教育”以“名校”、“名师”的招牌招揽学生,属于夸大宣传,而且缺少消防手续,一旦在某个环节上出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董鸿杨表示,对于“天材教育”这类违规补习班,相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加强审批、监管,把各部门法律、法规上出现的漏洞、空白,填补上。对于懒政部门,如果对此事还不管理,就应对其问责。
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违规补习班必须取缔
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蒋立东说,社会上很多像“天材教育”这种违规办学的补习班,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的。他们都看中了学生补习市场这块大蛋糕,想尽各种办法从家长身上榨取血汗钱,一些家长更是投入大量钱财在这些补习班上,让这些违规补习班得以生存。
蒋立东说,违规补习班的存在会造成补习市场的混乱,抢夺正规补习班的生源。他们为了招生往往打出虚假宣传广告,让家长和学生眼花缭乱,错误地相信一些没有教学资质的补习班,不仅浪费了钱财,还耽误了孩子的学习。
蒋立东建议,政府对违规办学的补习班应加强管理,加大整顿力度,一旦发现应坚决取缔,绝不手软。
省教育学院教授:
虚假“名师”招牌
有损教师形象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授高雅真说,现在像“天材教育”这类的补习学校都打出了“名校”、“名师”的招牌招生,但“名校”就那么几所,“名师”也就那么几人,名校的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校外补课上,很多补习学校都是以“名校”、“名师”为幌子欺骗学生和家长。
高雅真说,违规补习班打着“名师”的旗号招生,这回给教师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高雅真呼吁,教师们应该联合起来抵制这种补习学校乱用“名校”、“名师”招牌招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损害的不仅仅是教师群体以及教育界的声誉,更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