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9日讯 7月26日,望奎县先锋镇四段村养猪大户张武把自家的28头育肥猪装上车,送到了望奎双汇北大荒肉业……张武告诉记者,他家这几年靠养猪致富多亏县畜牧局科技特派员孙志伟的指导、扶持。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望奎选派30名科技特派员参与到生猪产业链条中,与农户组建利益联合体18个,提供各类实用新技术100余项,使参与生猪创业链农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除此,望奎还为招商企业双汇北大荒肉业推荐引进了哈工大、东北农大等院校知名专家7名,特聘他们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对生猪屠宰剩余物皮、毛、骨、血利用进行技术研发,从而实现生猪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企业生产链条。
望奎县生猪产业已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链,这也是绥化市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8年来唯一的一处被批准建立的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据介绍,绥化市2004年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围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方向精选科技特派员302名,进驻乡镇达125个,涉及20个主导产业。科技特派员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系)150个,创建经济利益共同体、协会和合作社45个,形成龙头企业10户,培训农民近5万人。
绥化市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北林区开始试点的。为激发科技人员参与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绥化市研究制订在职科技特派员享受保留编制、保留工资、保留职级“三保留”,非在职和引进的科技特派员享受一定额度资金补助,资金、技术参股获取合法收益,科技立项、成果评定优先考虑等系列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还几次把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全市大事大项之一,进行重点推进。
科技特派员选派质量直接影响工作效果。绥化市对科技特派员的选聘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鼓励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形式,北林区创新采用了“六结合一公选”的选派机制,庆安县围绕北五味子基地县建设,以行政选派的方式,把一直从事北药种植技术指导的行政机关及有关事业单位熟悉北药种植技术的人员选聘为科技特派员。
机制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命力所在。在科技特派员工作运行机制上,绥化市探索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行的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和市场化运作的科技特派员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形成了科技服务农业的长效机制。北林区双河镇科技特派员苗永增通过与所服务的水稻种植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农户年增收220多万元。
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科技活动,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大农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绥化市确定实施的20个科技特派员专项基本都是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展开的。省农科院绥化分院科技特派员姜士波在兴福乡实施了大豆生产的“三田一区一制”管理模式,使当地大豆单产大幅度提高。
科技特派员为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也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庆安选派科技特派员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水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系),水稻产量、品质大增,刺激了当地水稻加工业的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