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道里区文明“创城”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2012-08-09 14:13:3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赵琪 李大山 李天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道里区爱建商圈综合改造后,成为哈尔滨的新亮点。

  黑龙江日报8月9日讯 道里区共乐小区的居民楼有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有的更是五六十年代建成,楼体破旧,院里环境更是脏乱差,“在‘创城’过程中,千余名志愿者、社区干部和人大代表合力奋战三昼夜,把辖区内的楼道全部粉刷,还将小区里的环境整治一新。”居民郑大爷说:“‘创城’就是给咱老百姓打造一个花园般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都会遵守文明,爱护环境。”

  据介绍,自“创城”以来,道里区城管、执法、工商、卫生等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采取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同力推进的方式,集中组织实施了破损道路、临街踏步、拆违、牌匾广告、居民庭院等八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了影响城区环境的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中,共维修177条、26万平方米道路,边石3万米,完成166条道路12万延长米的灌缝工作。完成20条街路临街踏步整治工作,新建踏步1301处、13193平方米,维修踏步497处、4116平方米。对“新一百”商圈、“索菲亚”旅游圈牌匾广告清理整治工作,共拆除牌匾广告95块、整改牌匾56块。对216个庭院进行整体改造,建设精品景观庭院77个、达标庭院139个。对易产生非法小广告的背街背巷实施动态监管,对巡游、巡礼路线、重要功能点位开展了乱贴乱画的清涂清理工作,清理小广告近10万余处。

  同时,对防洪纪念塔广场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广场整体形象。对康安路至群力桥两侧的11栋楼体实施外侧灯饰亮化工程,实现与群力新区的亮化建设无缝隙对接。全区共计植树36925株,新增绿地面积10公顷。确定区属四个公园、20条街路和234个庭院为丁香景观建设区域,目前已栽植丁香16000株。

  创新活动载体 丰富公益活动

  据了解,该区还坚持以创城带动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推动公益活动,组建以王殿海党员志愿者、李俊熠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城市义工联盟、毕胜阳光志愿者为代表的各类志愿服务分队167支;并围绕“三关爱”主题活动,从区情出发,创新载体,组织开展了系列品牌活动,形成了公益活动的新亮点。志愿者们围绕关爱空巢老人,提供常态化、机制化的志愿服务,启动了“爱心橙丝带”行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坚持常年与残疾青少年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教,志愿服务数千小时。全区成立11个留守(流动)儿童服务中心,招募爱心妈妈、知心姐姐、阳光伙伴等各类巾帼志愿者586名,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370对。

  为了确保公益活动规范化,该区还建立长效机制,该区把志愿服务的要求纳入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测评考核和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职业规范和学生守则之中,确保了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落实。进一步健全了区、街道(乡镇)、社区(村)、文明单位志愿招募、管理考核、评选激励等制度,建立了志愿服务总站、分站、服务点三级网络管理平台和统一的《道里区志愿者服务档案》,确定每季度第一个星期日作为全区“志愿者服务日”,推动了志愿服务活动网络化、常态化、科学化开展。

  此外,该区还开展“远教工作进社区”试点工作,在全区19个社区建立了社区远教服务站(中心),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服务和学用转化。

  规范行业行为 净化市场环境

  一座文明城市不仅是城市环境的建设,还包括行业规范、道德规范等多方面的建设。据介绍,道里区从源头抓起,在企业登记窗口实行规范化作业,畅通办照过程,推行网上年检,认真履行登记注册程序,确保健康准入、依法变更、规范退出。上半年,该区新发展内资企业1216户、个体工商户3252户。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安全店活动,发挥中央大街“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作用,创建中央大街、尚志大街等食品安全示范街15条、示范店48家。对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进行70余次集中检查,整治重点区域10处,查处无证食品经营、销售过期食品等食品违法案件50余件。同时强化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商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和广告市场的监管力度,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

  据了解,道里区还开展“食品安全”、“文明餐桌”等宣传活动,举办行业培训班6期,培训1200余人,与400多家经营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管理”、“店内外环境整治”等方面承诺书,对城区近千家餐饮经营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发出食品安全及环境综合整治的监督意见书200余份,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在爱建上海街开展“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文明餐桌示范街”创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减少泔水约30余吨,餐后打包的顾客增加了约40%。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