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消防部门:多家补习班逃生通道狭窄 灭火设施形同虚设
2012-08-14 15:11:2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梁庚 贾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建设街49号2楼消火栓变垃圾箱 

  东北网8月14日讯 进入暑期,校外补习“流行”。近日,记者走访哈尔滨市多家补习班,了解到部分补习班在通风情况差、设施陈旧、消防设施不全的场所上课,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13日,哈市消防、公安等部门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补习班不仅教学场地环境欠佳,消防设施形同虚设,甚至多为没有资质的“黑补习”。

  ●记者调查:

  现场1:

  民宅成了“辅导中心”

  走进哈市南岗区建设街45号3单元403的成程辅导中心,破旧狭小的楼梯台阶坑洼不平,四周的墙皮不同程度掉落,电线凌乱的缠在窗口,遮住了窗口的光线。记者发现,这家辅导中心使用的教室就是普通的住家,大房间里摆一些桌子和板凳,环顾四周,没有发现相关证照。该中心负责人说,她曾是某小学语文老师,现在退休了,在自己家里开办一个补习班。周一到周五上课,不但负责补习,还安排吃住。除语文之外,其他科目由各大院校在读大学生讲解。

  在建设街48号宏达大厦D座,一个单元就设立了旭日升辅学馆、金平台外语学校、珈镱艺术学校、超凡高美术工作室、马丽英语学校5家补习机构,该单元4楼1号是一家宾馆,人员流动很大。一楼消火栓的门,不知什么原因被卡住,记者使劲拽了几下,也没有打开。二楼的消火栓门被轻松打开了,结果里面没有消防水带,还放着废旧的塑料袋,成了垃圾箱。

  宏达大厦D座302室旭日升辅学馆有3间教室,大一点的教室20平米左右,里面摆放了5排双人课桌,显得很拥挤。送孩子来上课的王女士很担心安全问题, “一到周末,在这楼里上课的人就多了,可是如此拥挤的教学环境,形同虚设的消防设施,万一发生火灾,逃生的概率非常低。”王女士说,每次送女儿上课,她都要嘱咐多次,如果着火,别乱跑,打电话等待救援。

  现场2:地下室上课逃生难

  在哈市南岗区教化街上一文化学校设在地下室,通向地下室的楼梯很窄,只能勉强并排走两个人。记者跟着学生们进入地下二层的一间教室,教室约50平米,室内没窗户,墙上挂着一个风扇。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班有50多人,但还不是最多的。

  地下室里面还有其他教室,一般都是“一对一”讲课。走廊里屋顶不高,两侧的房间门都关闭着。“楼梯太窄了,另一侧的楼梯还不通往出口,万一发生火灾,都不容易逃走。”来接孩子的李女士很是担忧。她说,地下室的空气流通不好,很潮湿,每次上课她都要给孩子带椅垫。下课时,记者看到里面的学生往出走,外面的学生往里挤,场面一片混乱。

  现场3:疏散楼梯口被堵死

  记者来到香坊区公滨路378号,这里是5层楼的商服,每个楼层都有补习班。记者在二楼的名师文化学校门口看到,里面正在上课,摆放的桌椅是密密麻麻,只有一条过道。走廊里摆着柜子,还堆有其他杂物,使本不宽敞的走廊更显狭窄。三楼的龙科文化学校,也有两个班上课,每个班10多个人。走廊尽头有一楼梯口,堆满了杂物,走到下边,还被一张桌子挡住,无法前行。

  在楼下等孩子下课的刘女士说,现在的补习班环境都这样,她家孩子今年小学毕业,当初报名名师文化学校的作文课时,报名人数都超过100人,桌子一个挨着一个,出入很不方便。

  ●执法部门:

  “黑补习”无资质安全无保障

  13日,哈市南岗区公安消防大队、哈市公安局南岗分局荣市派出所执法人员来到建设街45号3单元403的成程辅导中心,此时该辅导中心房门紧锁。派出所人员拨打该中心负责人电话,负责人承认自己没有任何资质手续。

  建设街48号宏达大厦D座301室的金平台外语学校有9间补习课堂,只安装一个应急灯,而手提式灭火器操作起来也不灵活。墙上虽然挂有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学习办学许可证和税务部门批准的税务登录证,但不见民政部门批准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质监部门批准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等。

  六楼的马丽英语学校共有3间教室,一间大教室里面10名学生正在上课,靠近门口的小教室里摆放了15张小桌子,只有一条过道。执法人员表示,像这样的补习机构,应该配有相应的消防设备。但该补习班的工作人员却称,他们这里不用火,所以没有灭火设备。当向其索要相关办学资质,该机构提供不出。

  成程辅导中心、金平台外语学校等辅导班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以及涉嫌非法办学等,被责令到公安机关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据介绍,教育部明令禁止开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辅导班,更不允许在居民楼里开办各类补习班。要开办补习班的相关机构应该到各区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多次整治屡禁不绝

  龙科文化学校过楼梯口堆满杂物通行困难

  记者了解到,民革哈尔滨委员会曾向哈市教育部门提出《关于对课外补习班的教学场地环境进行整顿的建议》(以下称《建议》),《建议》中提出:“我市的课外补习班的教学场地环境状况堪忧,十几个孩子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居民楼内的房间中学习,有的补习班通风仅靠空调,不能有效解决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交换的问题。有的补习班甚至在地下室上课,通风无法保障。一旦有孩子感染流感,很容易互相传染。建议哈市教育主管部门针对课外补习班的教学场地环境制定相应的标准,并进行集中清理整顿。”

  2009年以来,哈市教育部门多次开展对中小学课外补习班场地环境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每到假期来临,各类补习班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由于补习班多为假期临时开班,不少补习班为降低成本,将教室设在居民楼或低矮的民房中孩子们的安全难以保障。

  哈市南岗区人大代表揣云辉认为,安全问题不容丝毫大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哈市补习班市场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各类补习学校的校舍有无危墙,楼道、楼梯护栏是否达标,消防设施能否正常使用,有无违规用电及老化线路等。严格办学审批制度,对于不具备办学条件的补习班坚决予以取缔。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