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整合机场路区域汽车营销店业态 36家4S店暂迁居
2012-08-20 09:18:58 来源:生活报  作者:战新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两年后产业园将在哈西群力间建成
赵博/制图

  生活报8月20日讯 19日,哈市召开哈西群力联络空间区域汽车营销店产业转移房屋征收动员大会,动员机场路两侧36家汽车4S店搬迁。今年,哈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哈西群力联络空间区域实施整体改造,其中,对区域内的汽车营销店进行产业转移是整体改造中一项重要内容,对汽车营销业态进行适度的整合转移后,将打造更适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区域内的汽车营销业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机场路两侧汽车业态布局凌乱

  据介绍,目前,哈西群力联络空间区域内的汽车营销店主要分布在机场路的临街两侧,总数达30多家,大都是上个世纪末自发选址,自然形成的。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些汽车营销店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去年区域内汽车销售总收入超过60亿元,是地方纳税大户。

  但是,由于这个区域过去属于城乡接合部,工厂企业较为集中,土地性质多为工业用地,土地证载性质、房屋使用性质与实际使用情况不符的情况较为严重,其中还存在一些建审手续不全的建筑甚至违反规划建筑,这一区域的汽车营销业态由于没有经过统筹规划,在业态空间布局上还较为凌乱,体量和标准参差不齐,从产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受到一定限制,存在一定隐忧。

  为了全面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和承载功能,也是考虑到业态长远发展,哈市借这次区域改造的机会,将对这里的汽车营销业态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实施整合搬迁,为经营者提供一个更适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更具潜力的发展空间。

  36家4S店将安置到过渡区

  记者从哈市建委了解到,本次汽车营销产业迁移对象为在道里区规划的36家汽车营销店。为了保障36家4S店迁移后实现产业不间断经营和聚集发展,此次迁移将分为实施永久性安置和过渡性安置两个阶段。

  其中,过渡性安置是在永久性安置地点建成之前,为保证汽车营销店不中断经营,提供两处过渡性安置地点供经营者选择,分别为,在三环桥下疏解地区建设一处过渡性安置地点,即哈尔滨三环桥汽车营销中心,该中心位于三环桥两侧北起哈双北路、南至迎宾路范围内,可过渡安置36家汽车营销店。可为每家店提供建筑面积650平方米的钢结构经营用房。经营用房采用集中供暖,给排水及供电设施配套齐全;第二处过渡地点是在已有的哈尔滨国际汽车博览中心提供过渡性安置空间,该中心位于城乡路与龙华路交口位置,南临迎宾路,可提供展厅为地下一层及地上二层,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可以过渡安置36家汽车营销店。并且,免费为每家汽车营销店提供100平方米的专业性标准销售展位和相应的办公洽谈空间以及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共用维修车间,展厅的供排水供电、供暖等各项配套设施完善。

  两年后汽车营销店搬进产业园

  据哈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哈西群力联络空间区域整体规划布局,考虑汽车营销行业对交通便捷性与通达性的特殊要求,拟建设的汽车营销产业集中园区选址在机场高速路与三环路交叉口区域,该区域南临机场路,东临三环路,与哈尔滨国际汽车博览中心隔三环桥路相望,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并且,该园区将作为区域内汽车营销店产业转移的永久性安置地点。

  按照规划方案,汽车营销产业集中园区总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5万平方米。其中,汽车营销4S店26.43万平方米,汽车服务用房2.5万平方米,配套公寓4.42万平方米,住宅及商服23.65万平方米。园区内可接应安置汽车营销4S店46家,平均每家4S店约5700平方米,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规模。

  同时,园区内各项配套服务设施齐全,配建大面积停车场地,规划有汽车销售综合服务楼、办公楼和公寓住宅楼,可满足汽车销售相关的商业、办公及居住需求。项目建设周期约2年。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内汽车营销业态的集聚效应,有力促进区域汽车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将成为“航母”级汽车营销园区。

  按照总体部署,哈市相关部门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连通哈西群力融合发展的新兴经济拉动带,基础设施载体功能齐备的城市综合发展示范区,融合哈市独有欧陆风情特色与现代建设风格的城市发展新窗口,把哈西群力联络空间区域打造成区域整体开发改造的新典范。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