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老年互助组”现冰城 以50个热心老人家庭为“据点”
2012-08-20 09:34:1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宫玉范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老人们在按歌片唱歌。

老人们在剪纸。

    东北网8月20日讯 6月底,哈市南岗区首批50个社区居家养老互助组正式成立。近日,记者走进养老互助组,感受老人们在互助组内丰富多彩的快乐互助生活。

  “老媒婆”表演很“给力儿”

  6日13时30分左右,铁瓦社区居民霍雨茹家,两间十多平方米的屋内聚集了八九位老人,4个人正围着方桌打扑克,另外几个人正排练节目。

  霍雨茹今年80岁,子女都不在身边,3年前老伴去世后,周围邻居常去她家帮她干活、做饭。赵爱伦和只雅兰一早就来了,中午在霍雨茹家吃的午饭,下午继续参加活动。“霍大姐人随和、开朗,特招人。”赵爱伦说。

  6日下午,互助组排演小品《媒婆》,霍雨茹是主演,从长烟袋、花团锦簇的大褂、头饰到胸前闪闪发亮的媒婆证都是霍雨茹自己准备的。霍雨茹喜欢做手工,很多演出道具都是她亲手绣的,没事的时候她也教大家。

  霍雨茹念着台词上场:“老媒婆我70多,保媒拉牵干得多。不但两头抹油嘴,中间还能捞几个。我一天到晚紧忙和,道里道外呼兰河。这不是国家提出给力儿吗,这一给力儿啊不要紧,我的鞋底磨坏了好几车……”排练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来的是刘月兰。几天前霍雨茹说刘月兰家种的西红柿好吃,她特意又给送来一兜。她拿过霍雨茹手里的长烟袋,学着霍雨茹的样子手叉腰,瞪大眼睛,笑得大家前仰后合。

  霍雨茹说,来互助组玩的邻居男女都有。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她家来了30多人,邻居带来了自己的拿手菜,大虾、肉段、肉串、熘三样什么都有,大家弹琴跳舞整整玩了一天。如今,霍雨茹已经习惯了这种热闹,她说:“大家来我特别高兴,要不一个人多没意思。”每次活动后,赵爱伦和只雅兰都会留下来帮霍雨茹搞卫生。

 

 包饺子。

  大家动手包饺子吃

  7日立秋,文桥社区居民刘玉芬特意去早市买了韭菜,中午她要留大家包饺子吃。

  73岁的刘玉芬是独居老人。刘玉芬年轻时就喜欢织毛衣,她织的毛衣少说也有50件。社区居民郝法兰身体不好,刘玉芬织毛衣、织帽子总要给郝法兰织一套一模一样的,有时走在路上,大家都分不出谁是谁。7日上午,刘玉芬家共摆了两桌,一桌打升级,一桌下跳棋。

  11时许,男邻居们回家吃饭。杨淑兰、栾绍凤、张芝兰、吴凤兰等几个老姐妹留下来包饺子。她们有的揪面团、有的擀皮、有的包、有的摆,三五分钟一小盖帘饺子就包好了。刘玉芬说:“我每天可盼着她们来了,要不一个人就睡觉了。就说今天立秋吧,她们要是不来,我一个人咋包饺子啊。孩子们知道家里每天都是一大屋子人,可高兴了。”


 

老人扮演的媒婆惟妙惟肖。

   有困难找小组长

  83岁的于儒礼每天必去一个地方,就是同住龙福社区的周长兴家,学习、讨论、看书、读报是这个互助组的主要内容。

  8日一大早,互助组组长周长兴又开讲了,讲的是“怎样学习张丽莉”以及“创城中我们能做点什么”,之后大家手拿歌片,一起高唱《我们走在大路上》,歌片是周长兴手抄的。成立互助组之前,周长兴家就已经宾客盈门了。维权、调解、开导……居民有啥事都愿意找他。他家的门上除了挂着“养老互助组”的牌子外,还挂着“党员连心室”的牌子。

  85岁的张淑华年轻时在街道五七厂工作,没有“老保”,后来出台了相关政策,可以申领退休金。可张淑华没有工作证没有档案,无法证明自己的履历。张淑华把这件事讲给了周长兴。周长兴说:“可以调你子女的档案,当年子女的档案上不是都有父亲和母亲的工作单位吗,这就是旁证。”按照周长兴的办法,张淑华不但领到了退休金还拿到两万多元钱补助。

  付老爷子得了癌症,为了让他心情愉快地走完生命中最后一程,他的家人把他送到周长兴家和老人们一起玩。周长兴天天哄着他打麻将。一直到过世,老人都乐乐呵呵的。总来周长兴家活动的刘宝珍,老伴去世十来年了,姑娘儿子都不在身边。前段时间,接连两天刘宝珍都没来。周长兴让老伴李秀茹打电话问问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刘宝珍的脚烫伤了。李秀茹和几个人赶紧买来烫伤膏送到她家里。

  李秀茹说:“我老伴经常帮人出主意,拥有一大帮粉丝,常有老太太来我们家听老周讲这讲那,一听就是一上午。这就急坏了外面那些晒太阳的老头,一个劲念叨‘老周怎么还不出来呢,怎么还不出来呢。’”周长兴介绍,他和老伴身体都不好,他股骨头坏死,拄了7年双拐,老伴李秀茹3年前心脏做过支架。

  每天大伙来,李秀茹都要准备3暖壶水,杯子、茶缸刷干净,大伙走了她再擦地。

  学剪纸练书法

  与其他互助组天天热热闹闹的场面相比,王先家的互助组就有些静悄悄,去她家参加活动的都是剪纸爱好者。

  77岁的王彦明会用丝袜做各种各样的花。社区办起剪纸培训班后,她又喜欢上了剪纸,并经常去王先家学习。来王先家参加活动的还有65岁的韩兰芬、58岁的衣秀凤、57岁的胡平兰。9日上午,她们拿出剪刀开始剪纸。不一会儿,几只彩色的蝴蝶从她们的剪刀下“破茧”而出,翩翩欲飞。王先说,她们剪蝴蝶用的都是旧报纸的彩页,既经济又环保。62岁的王先学习剪纸学了3年,去年参加哈尔滨市老龄委主办的剪纸比赛获得过银奖。“这个互助组里的老人都好静,除了剪纸有时候我们也写写毛笔字,或者一起约着去看展览和逛街。”王先说。有时候她们也一起学习其他的手工制作,比如跟王彦明学习用丝袜做花。

  王先家里就她和老伴两个人。王先讲,她家最常出现的情景是,她老伴和一群老头在楼下聊天,她和一群老姐妹在楼上剪纸唠家常,“吃饭时间一到,大家各回各家,就跟放学了一样。”

  互助组将被推广

  据哈市南岗区宣庆社区负责居家养老事务的副主任盛利华讲,居家养老互助组设点时都是找有群众基础、户主人性格好、人品好的居民家。

  南岗区民政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啸锐说,作为全省社区居家养老互助工作的唯一试点,南岗区首批建立了50个以热心老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互助组。互助组可享受由区民政局配备的棋牌桌、康乐棋、文房四宝和图书等文娱物品,及每年360元的水电费补贴和报纸一份。从近两个月的活动情况来看,互助组的主要内容多以打麻将、打扑克等娱乐活动为主。在此基础上,社区会进一步引导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开展互助互帮工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说,这50个试点是成功的,社区居家养老互助工作,有效整合了政府、社区及老年人的资源,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和人群中,自主进行管理、组织和开展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活动,提升了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减轻了社会压力和儿女负担,是一种积极的尝试,这项工作,南岗区还会继续开展下去。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