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2日讯 “常婶,干啥去?”“去村里问问我的低保钱啥时下来。”常婶是大四站镇东风村的常桂芳大娘。常大娘今年70多了,老伴去年去世,家里六个孩子早已成家。近日,常大娘来到村委会找民政办助理问问低保的事。
在东风村村委会服务站,几乎每天都有来咨询的。自从七台河市委书记张宪军提出“农事村办”后,大四站镇积极响应,成立了专门服务站点和组织机构,制定了“农事村办”代办制度、工作制度和工作实施方案,各村“农事村办”工作都有据可循,有理可依。由于镇办公楼重建,目前大四站镇与东风村共用一个办公场所,抽调相关人员在大厅集中办公,东风村的服务站也因此有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村民可以直接到服务站申请待办事宜,或提出申请由村代办员协调办理,服务站工作人员则根据群众申请事项进行分类,最后由专人统一办理。
这个不到30平米的服务站,聚集着主管民政、生产服务、文化服务、政务服务等代办人员,他们的工作,几乎囊括了和村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每年冬天县里组织科普之冬活动,村里都协调农民去学习畜牧、农技等先进的专业知识;秋收时节村里也积极为百姓发放粮食购求信息等,为村民服务到家门口;村里每年都举行娱乐运动会,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新农合刚开始办理时,一些农民持观望态度,村里便积极宣传,把实惠、好处揉碎了让大家“消化”,现在村民基本都办上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就这样,在服务站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村民们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各种贴心服务。
5月上旬,连续四场大雨把村民王毅家的房子“泡”了,当时雨水倒灌到屋里,有半米高。在把屋内雨水排净后,72岁的王毅发现住了半辈子的泥土房墙体裂缝,屋外窗下的墙体掉落一半,房屋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家里合计再次修补房屋是不可能了,只能推倒在原地重盖。但由于县规划局因政策局限不予审批。“不批咱就办不了。”王毅说,“我当兵出身,一辈子没为什么事愁过,可这事真让我犯了愁。”当王毅把这件事反映到村委会,代办员王景山真是上心了,他把王毅家的实际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交到了县规划局,经过多次沟通,县规划局同意王毅可以先把房屋地基建起来,然后再履行建房审批程序。同时他的情况也符合农村泥草房改造条件,王景山积极为他上报,王毅将获得5000元资金补助。王毅眉头的愁云散了,他高兴地说“多亏政府了”。
过去,涉及行政审批、领取补助、报销等事项,村民们都要到镇里或是县里去办,如遇所带证件不全或手续多一次办不完,还要往返几次,效率不高。有了农事村办服务站,许多问题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受到农民们的热烈欢迎。
当好百姓的“贴心保姆”,大四站镇东风村农事村办服务站为老百姓办实事,真正落实证照村里办、小病村里看、矛盾村里调、金融贷款村里放、农资信息村里看、惠农补贴村里领、报刊书籍村里读等惠农方针,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去县里跑十趟,不如来服务站一回的便民、高效、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