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8日讯 全区第二次地区“两会”结束后,古莲河煤矿以“把资源管好,让职工增收”为发展战略,以加强企业管理、降低煤炭产量、提高产品质量、稳控发展速度、增加企业效益为核心,确保企业经济社会实现稳步发展。
依科技,提质量,抓好原煤生产。这个矿把“降量、提质、增效”作为重点,着力提高工作质量、效益质量和效能质量,使企业由增量粗放式发展向降量集约式发展转变。加大了深层剥离力度,全矿各生产单位合理配置和使用采剥设备,坚持24小时全天候作业,歇人不歇车,确保剥采比的平衡。加大残煤回采工作力度,生产技术部门和各残煤回收单位积极探索残煤回采的科学工艺,加大残煤复采力度,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这个矿还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以质补量,通过煤质的提升,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有效提高产品售价,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
查隐患,保稳定,抓好安全生产。该矿抓好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的隐患排查和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做到隐患排查清、职工责任明。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生产一线,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对各种违规现象进行重罚,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把安全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形成干部职工互相监督、安全压力人人分担、安全责任人人承担的互动格局。
强管理,提素质,抓好绩效管理。该矿把“降产、提质、增效”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尽最大努力压缩成本,增收节支,做到降本增效不分大小,节约降耗不分部门,人人围绕目标做贡献,生产部门搞修旧利废降成本,后勤部门立足自身抓节约。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将绩效评估结果作为干部任用、评优评先和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压缩各项弹性支出,大幅度节约资金。抓好日常监督检查,完善差旅费预借、采购预算、公务用车等相关制度,加大货款回收和清欠力度,降低和规避资金运营风险,加速资金周转回笼。
重创新,建机制,抓好非煤产业发展。继续以矿区独有资源为基础,全力打造特色种植、养殖基地。以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职工增收为根本,积极探索和建立切实可行的市场运营机制,使产品市场化,经营市场化,彻底扭转投入大、产出小、经济效果不明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