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七台河市新兴区委 “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侧记
2012-08-30 14:58:52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0日讯 题:破浪前行的原动力——七台河市新兴区委开展三创活动侧记

  记者 侯巍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4亿元,全部税收实现8.1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

  这一串串喜人数字,像条条游动的光标,注出了新兴区经济社会事业跳跃式前进的清晰坐标;这一项项发展之举又像是一组组跳荡的音符,奏响了全区创业、创新、创优的高亢旋律。回眸发展历程,七台河市新兴区区委始终坚持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了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各级党政班子紧紧团结在鲜红的党旗下,成为全区破浪前行的动力之源。

  抓项目,促发展打造经济崛起的“新引擎”

  为了尽快见到实效,新兴区委常委带头包保重点项目,区政府成立由区长牵头的产业项目专项推进组,从立项审批、环境评价、土地征用、贷款融资到项目建设和投产达效,实行全程包保。仅去年一年,全区各级党组织就召开创先争优推进会及“服务大项目”专项工作会、座谈会72个,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42个,落实服务大项目承诺事项980余项,明确了服务大项目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区委组织开展了“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大讨论,把产业项目建设的重点定位在工业项目上,并连续召开会议,对全区大项目建设进行部署,在全区掀起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大项目建设热潮。去年至今,全区开工建设重点产业项目31个,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2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9亿元。煤化工、木制品、机械加工、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规模上企业发展到33户,规模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7.5亿元。

  “一个党员一面鲜红旗帜,一个工地一队善干先锋,一个片区一群协同团队,一个党组织一块创新阵地”。在新兴区各个项目建设主战场,到处活跃着党员干部开展服务活动的身影,党员在项目建设中实行定职责,亮承诺,有效防止了创先争优与项目建设“两张皮”现象。两年多来,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征求意见建议269条,解决水、电、路等方面难题221个,协调贷款2.3亿元。为进一步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区委不断完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目标考评机制,将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争取项目资金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考评体系,增加分值权重,并实行加分制,超额完成指标任务的按比例给予加分奖励,在全区上下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抓项目、社会各界服务项目的强劲态势和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4亿元,全部税收实现8.1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


 

  下基层,解民忧推开民生改善的“幸福门”

  一条条街路、巷道改建、拓宽,一幢幢楼房、别墅披上新装,一个个小区、公园更美了、更靓了。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指数,区委建立完善了“民情日记”制度,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集中反映的最急迫、最需要、最期盼问题,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去年以来,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安乐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建成长兴、罗泉教学楼,城乡学校楼房化率达到80%以上;完成乡镇卫生院和24个行政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再就业3144人;完善了社会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设施建设;完成低保调标工作,发放低保资金3400余万元、各类补贴540万元、救助救灾款近百万元;完成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建成楼房124栋,改造泥草房416户,新建长兴公寓2栋8500平方米;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完成中正阳街路面改造工程,铺设黑色路面1700延米,完成了北山街12委居民供水主线、长兴乡中鲜村给水、木制品加工园区供水管网改造,栽植乔灌木16万株,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区处级领导干部带头,每人联系一个村、一个社区、一个企业和一个矿井,定期驻点调研,指导点上工作。为更好地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区委组织部组织机关党员开展“岗位进社区”活动,针对在职党员工作特点和专长,设置了政策法律宣传岗、扶贫解困救助岗、家庭事务排忧岗、医疗卫生服务岗、文化健身活动岗、美化家园奉献岗、社区治安稳定岗、希望工程捐助岗等40多个具体岗位,从不同层面满足群众需求。现在全区已有312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认领了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全区各级党组织组织还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一帮一”扶贫解困、“1+1”认穷亲等活动,先后结成帮扶对子724个,解决困难家庭就业、入学、就医等生产生活难题1359件。

  抓基层,打基础激活加快发展的“动力源”

  全市240个党组织、3383名党员干部响亮地提出了“做组织放心的党员、做群众信赖的干部”,“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的承诺,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全面开展以“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创优秀服务标兵。活动中,党员公开承诺服务事项1.7万件,为基层群众印发服务卡5000多张,建立党员责任区153个、党员先锋岗637个,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50多场次,开展各种优质服务竞赛活动100多场次,健全完善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制度170项,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变化,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


 

  为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打牢发展基石,区委还通过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采取联合建和挂靠建等方式,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23个;通过村企联建、社企联建和企企联建等方式,新组建联合党组织18个,使全区92家“两类”组织组建了党组织,应建组建率达到100%。在农村,符合建组条件的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通过依托乡镇站办所等形式全部建立了党支部,形成了党员带群众、大家共同富的良好局面。区委还以建立互帮互助机制为牵动,在城乡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四联”、“村企共建”和“百局联百村”活动,结成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对子41个,党员干部下基层2100余人次,为基层办好事实事1359件,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

  为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今年年初区委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把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区财政预算,按照每年每名党员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核定经费数额,并为离任农村党组织书记办理生活补贴,落实社区两委在职人员“五险一金”待遇,积极开展在优秀农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工作,使党员创先争优的劲头更足了,投身发展的热情更高了。近三年来,全区先后涌现出农民党员致富大户典型400多个,带动2000多个农户共同发展生产;党员带头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45支、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615个、各类协会和民间文艺团体78个,形成了人人为社区建设争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在非公企业,有218名党员成为企业生产技术骨干、327名党员成为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