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依兰县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农村党员“带富工程”
2012-08-31 16:57:19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1日讯(记者 侯巍)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依兰县委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实施了“提高党员带富能力、壮大党员带富群体、构筑党员带富平台”的“带富工程”。

  强化培训,提高党员带富能力。依托县乡两级党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升级工程”。聘请专家学者和畜牧、农委、民政等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利用农闲时间对乡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管理乡村事务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半年共培训乡村党员干部240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宣讲活动”。抽调农、林、牧、科技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专家组成农村实用技术宣讲团,以乡镇党校为主阵地,到乡镇巡回授课,重点解决农村党员致富大户和产业带头人在致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先后为全县9个乡镇的320多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进行了实用技术讲解。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理论培训。结合乡村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教育活动,突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内容的时事政策培训和以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种子法、村民组织法、水土保持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培训。

  培植能人,壮大党员带富群体。对具备致富能力的党员,采取乡村两级党组织帮助联系致富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等措施,培植一批经济能人和致富能手,不断壮大党员致富队伍。在已经成为经济能人和致富能手的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四五六”带富活动。即:以帮思路、帮资金、帮技术、帮销售为主要内容的“四帮”活动,以思想工作做到家、方针政策宣传到家、排忧解难帮到家、实用技术送到家、上访问题解决到家为主要内容的“五到家”活动,以搜集一项致富信息、学习一项新技术、讲一节实用技术课、试验一个致富项目、联系一项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帮助一个贫困户科技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带领农民尽快致富。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已发展农村党员经济能人和致富能手1100多名,并与2700多个农户建立了帮扶关系,农村党员共收集致富信息1.3万余条,学习新技术500余项,试验致富项目800余个,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同3000余份,帮助农民年增收300万元,2000多贫困户脱贫致富。愚公乡新宏村党员滕福全经过几年的摸索,成为种植红菇娘致富能手,他致富不忘带富,积极带领18户村民种植红菇娘,每户纯利润均在万元以上。

  组建协会,构筑党员带富平台。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积极组建各类行业协会,构建党组织加协会、协会带会员、会员带农户的农村党员“带富平台”,充分发挥了村干部“双强”和党员“双带”作用。党组织创建协会。发挥党组织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公信力优势,积极创建行业协会。迎兰乡舒乐村党支部在书记于雷的带领下,组织280个农户成立了巴兰河稻米协会,生产绿色无污染水稻,农民增收140万元。目前,全县通过党组织创建形式,已发展各类专业协会38个。村干部领办协会。选择一批能力强、威望高、善经营的村干部,在乡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领办协会。团山子乡前浪村村委会主任于长林,通过水稻优质良种繁育技术率先致富,致富后他组织本村及附近165户村民成立了团山子乡水稻协会,义务传授繁育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带领村民种植的7000余亩水稻实现增收110万元。目前,村干部领办各类协会26个。党员能人组建协会。调动农村各个方面和各个产业链上已经富起来的党员能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本行业的带动作用,组建协会。三道岗镇高产村党员赖强致富后,组建了红小豆协会,发展会员120户,年收购红小豆4000吨,统一销售到广东等南方省市,带动农民增收80多万元。目前,全县党员组建协会31个。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