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年底四成家庭将有“家庭医生” 居民可自愿签订协议
2012-09-10 07:31:32 来源:生活报  作者:张立 仲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高兴地申请“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徐倩入户为居民看病。

  生活报9月10日讯 家住哈市道里区工农街道办事处美晨小区的赵老太,患偏瘫多年且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由于行动不便,去医院一直是她的心病,因为每次不论大病小病都得把子女折腾得够呛。但现在她的烦恼解除了,因为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现在我有什么问题就问‘家庭医生’,而且医生会定期到我家回访,给出治疗建议,这段时间我的病一直控制得很好。”赵老太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哈市被列为家庭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全国十大试点城市之一,由过去坐堂行医改成为居民上门、预约、家庭病床服务等“家庭医生”新模式。居民可自愿与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协议,享受免费服务。目前,道里区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首批试点之一,截至9日已有600余名患慢性病的居民签约,其他地区正在逐步推开。

  小病小痛打个电话医生上门问诊

  记者从道里区卫生局了解到,今年4月份,道里区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哈市首批“家庭医生”试点之一,承担着工农街道办事处所属新城、景江、美晨、天鹅湾和恒盛豪庭5个小区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种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青睐,短短几个月,已有600余名患有慢性病的居民签约,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居民小病小痛打个电话即可接受上门问诊。该中心还为3.1万名居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

  “没想到我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道里区天鹅湾小区的居民王秀云患有糖尿病,今年4月份,她在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不但可以享受到随时随地的医疗服务,而且能享受到每年一次的慢性病体检。说起这些,王秀云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家庭医生”到底咋服务?9日14时,记者随同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徐倩和医护人员一起去居民家进行健康指导。在新城社区69岁居民孙彩凤家,徐倩给孙彩凤测完血压后,不但叮嘱其要按时吃降压药,还告诉她一些高血压病人饮食的禁忌。对于“家庭医生”的工作,徐倩告诉记者,按照哈市试点工作方案,他们除了随时接电话出诊外,每天也要到居民家走访。每天上午在社区出诊接待居民,下午则到居民家中。

  居民可自选“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

  哈市道里区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社区创建起了五支由全科医生领衔命名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每支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均由全科医生担任团(队)长、“家庭医生”,由中医家庭医师、口腔医师、计划免疫护士、社区护士等人员共同组成。

  而为了做好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签约服务,他们制定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签约服务协议书》,制定10大项菜单式签约服务项目,供居民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自愿签约。


  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10大类):

  免费建立家庭和个人的健康档案,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

  为低保户、残疾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

  为60岁以上老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制订个性化保健方案;

  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六种慢性病患者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回访、电话跟踪;

  对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

  对年纪较大、行动不便居民建立家庭病床;

  为孕产妇提供产前产后免费健康服务;

  为儿童提供保健、计划免疫服务;

  与哈市第一医院、哈市红十字医院、哈市第十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等。

  “家庭医生”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哈市是家庭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全国十大试点城市之一,即改变过去坐堂行医的模式,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双向转诊服务等,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道里区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家庭医生模式后,哈市逐步在南岗、道外、香坊等区逐步推开,逐步实现“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为了鼓励家庭医生模式,作为试点之一的哈市南岗区大成社区医疗卫生中心还建立了家庭医生式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团队的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评估、通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签约居民数量兑现工资和奖惩。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过去社区居民患病得自己去找医生,如今挂个电话医生就会上门问诊,而且日常还为居民提供全程跟踪式健康服务。”哈市卫生局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田处长表示。记者从哈市政府了解到,《哈尔滨市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出台,到2012年年底,哈市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将覆盖50%的街道,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的家庭比例达到40%;到2015年,哈市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将达到80%,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的家庭比例达到50%。届时哈市近半家庭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解读“家庭医生”服务

  何为“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是一个团队。哈市目前试行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是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技术人员组成若干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团队成员由全科医生、护士和预防保健人员组成。

  怎样获得“家庭医生”服务?

  有需求的居民,事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家庭医生”根据协议内容服务。遇有紧急情况,“家庭医生”随叫随到。

  居民需要付费吗?

  服务开支来自公共卫生经费,财政按户籍人口拨付,不需要居民付钱。

  服务内容有哪些?

  目前,按照哈市试点工作方案,各试点单位自己设定签约服务项目,供居民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