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10日讯 伊春市以“推进三次创业,加快转型跨越”为统领,持续开展“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通过“引领、集聚、推动、力保、统筹”五项举措,使产业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市开复工项目22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35个,同比增长19.5%;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78个,完成投资5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1.9%;列入省重点推进的19个产业项目全部开复工。
打造“3+X”产业体系引领项目发展。该市依托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确立了以打造矿产开发与冶金建材、森林食品与北药、旅游业三大引擎,以发展木材精深加工、新型装备制造、纺织、清洁能源等其它产业为辅的“3+X”产业体系,围绕这些特色产业,积极谋划项目。现全市项目库中储备的亿元以上项目达67个,在今年开工的28个重点产业项目中,“3+X”产业项目占到21个。
加快“四主四辅”八大产业园区建设,集聚发展项目。以建设“伊春绿色经济隆起带”为目标,下发了《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指导意见》,编制了《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全面加快铁力矿产资源精深加工、西林冶金、伊春森林食品、嘉荫边境经济合作四大主园区和光明家具、友好轻纺、新能源汽车、南岔建材四个辅园区的建设,并实现了园区服务功能和入驻产业项目的“双提升”。
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发展。年初,该市抢前抓早积极开展“招商之冬”活动,先后组织招商团赴香港、天津、杭州、广州、深圳、张家口等地开展系列产业推介、招商引资活动。分别与汇源、中铁、同捷、一达等30余家大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合作,引进项目102个,到位资金71.6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5个,到位资金56.4亿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力保项目发展。集中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形成了保经济环境就是保项目发展的浓厚氛围。通过简化项目办理程序,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集中会审、分头审批、限时办结”的联审机制,提高了项目审批办理效率;对重点项目,分别成立项目对接服务办,抽调各职能部门骨干人员,实行“无缝隙”服务对接;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优化金融环境,大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工程统筹项目发展。年初该市创新实施了“政府绩效管理工程”,将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党代会、人代会以及各个专项会议中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合并分解,形成10大板块、194项工作任务,采取“一个本子抓落实”的办法统筹工作开展。特别是将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包保责任,全部分解落实到市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头上,采取全程跟踪、全程服务、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责任机制的办法抓落实,确保项目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