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日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12个市县,围绕我省小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支持小微企业政策落实情况等内容调查显示,目前我省小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落实,成效初显。但由于小微工业企业准入门槛低,生存能力差等,企业获取外部资金途径较少,亟待各方面支持。
大多小微企业步入正轨
调查显示,我省小微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较好,经营者态度乐观。分地市看,鹤岗市调研的50户小微工业企业中,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占24.0%,一般占48.0%,较差占28.0%;认为在同行业中比较有竞争力占40%,一般水平占50%,比较差占10%;黑河市调研的10户小微企业中,70%的被调查企业生产经营处于平稳上升趋势,90%的企业认为在同行业中比较有竞争力。
我省小微工业企业大部分企业步入正轨,生产量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的逐步落实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小微工业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改善,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资金瓶颈仍待破解
以调查的14户农垦小微工业企业为例,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是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主渠道,其中采用银行借贷的占50.0%、采用民间借贷的占14.3%,依靠自有资金的占35.7%。
企业流动资金依然趋紧。由于原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用上涨,导致小微工业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双鸭山市调研的30户小微工业企业中,53.3%的受访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固定资产总额的10%,鹤岗市调研的50户小微工业企业中,78%的受访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固定资产总额的10%。资金紧张,导致企业在遭遇货款拖欠等债务问题时,面临停产、停工的威胁,影响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了企业设备更新和产品升级的难度。
如何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建议,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和融资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强人才培训,增强企业凝聚力;因势利导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促进小微企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