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汇聚公益力量 爱心传递希望—写在龙江希望工程实施20年
2012-09-11 20:20:1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静 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1日讯 题:

  募集捐款2.06亿元,资助学生18万名,援建希望小学702所

  汇聚公益力量 爱心传递希望——写在龙江希望工程实施20年

  刘静 记者 印蕾

  汇聚公益力量,爱心传递希望。从1992年9月4日,希望工程降临龙江大地,到今天已整整走过20个春秋。

  20年来,我省希望工程共募集捐款2.06亿元,资助学生18万名,援建希望小学702所。

  一笔笔爱心善款,一双双温暖的援手,一座座崭新的校舍,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成为了希望工程龙江20年公益之旅的写照。

20年间,龙江大地建起希望小学702所。图片由省青基会提供

  20年•数字

  20年,龙江希望工程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上留下了这样一组数据:

  ——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06亿元人民币,是我省目前接受社会捐款最多的公益项目。在我省希望工程前10年的捐赠中,个人捐款或集体捐款占到九成以上,而由机构出资捐款的仅占6.5%。

  ——以奖、助学金等方式资助18万名贫困家庭大、中、小学生重返校园或完成相关阶段学业。解决了我省农村贫困地区约1/3失学儿童的就学问题,救助范围覆盖全省,并且在国家级贫困县中96.3%的乡都有希望工程受助生。在已经小学毕业的受助生中75.8%上了中学,希望工程对受助生的学习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

  ——援建希望小学702所,直接受益的儿童达数百万人。希望小学的援建,使贫困地区校均危房面积平均减少79.5%,校舍面积平均增加47.2%,操场面积增加75.4%。课桌椅配齐率和教具教学仪器配齐率明显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师队伍的质量有明显改善。

  ——捐赠希望图书室697个,快乐体育园地175个,电脑教室475个,快乐音乐教室28个,建希望厨房70个,培训希望小学教师4906人次,表彰乡村教师223人,选派支教义工219人次。


 

希望工程音乐教室,丰富希望小学师生课余生活。图片由省青基会提供

  20年•创新

  20年来,龙江希望工程一直在前行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产品价值创新,龙江希望工程始终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公益产品,创新产品价值,以实现“助农民的后代人人有书读、读好书,快乐读书”使命,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1993年,“希望工程1(家)+1助学行动”推出,以家庭为单位或以家庭的某一成员出面资助一名失学儿童,现已有16.75万名农村贫困家庭且品学兼优的小、初、高中学生通过这种资助方式完成了学业。同年5月,由哈尔滨三棵针捐资援建的我省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兰西县林森镇落户,时至今日希望小学已经成为边远乡村最受百姓欢迎的援建项目。

  在这两个明星品牌的基础上,龙江希望工程又将动员和服务方式从单一的资金资助发展到“资金资助+勤工俭学+公益实践”以及社工服务等多元化格局,“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同时增加了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希望小学担任希望教师的志愿服务项目。一系列升级型的公益产品在龙江大地开始实施:希望工程教师培训,希望工程图书室,希望工程快乐体育园地,希望工程数字电影院线,希望工程星光行动,希望厨房……设计开发的“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系列公益活动,面向所有希望工程的受助学生,传播“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帮助学生增强公民意识、平等意识,学会助人,传递爱心。

  社会动员创新,20年来,龙江希望工程一直运用传媒、参与等动员方式,并融入网络资源,促使跨界融合共赢,以及增强社会公众对希望工程品牌价值的认可,形成推动公益事业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

  创造“公司+公益”的模式,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捐资助学。注重社会宣传,与媒体深度联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媒体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为希望小学派遣希望教师,号召大学生做希望义工,组织志愿者发起劝募行动……搭建志愿者参与平台,发挥志愿者力量,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探索希望小学支教工作社会化发展的新途径,在增强希望小学教师队伍活力,帮助希望小学获得更多发展能力的同时,在全社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发展理念创新,龙江希望工程不但着眼于受益人的需求,遵循从保障服务对象受教育权利到改善农民后代学习和成长环境,再到提升受助者的综合能力的发展理念,而且还通过实施创新性、可持续性、发展性项目,不仅解决孩子们“有学可上”的问题,更关注“上怎样的学”,帮助学生和学校形成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特别近年来,从单一硬件建设到全方位开展公益服务与合作,争取政府最大限度支持,推动民间公益发展,促使整个公益价值链条更加完善。


 

希望厨房让农村小学生既进得了学堂也进得了食堂。图片由省青基会提供

  20年•诚信

  20年,让一个孩童长大成年。龙江希望工程,以及其实施机构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进一步走向成熟。成熟意味着值得信赖,值得信赖要求龙江希望工程必须做到信息透明、运作高效、监督刚性。

  “如何管理好资金,用好捐赠者的每一分钱,是希望工程每个工作人员丝毫不敢懈怠的责任。”省青基会理事长谷为说。

  20年来,龙江希望工程在发展中一直坚持阳光操作,从收集、甄别申请者名单,到把数十万笔资助款送到散布在全省各地的孩子们手中;从希望小学的立项选址,到监督希望小学建设的工程质量,每项明细都清清楚楚,随时可供查询,随时可供跟踪。在基金募集、管理、使用和增值上一直坚持透明原则,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信息批露制度,定期公布有关信息,聘请会计师审计事务所,对各主要项目、专项基金和财务的收支情况定期进行专项审计,对主要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向项目捐赠人进行反馈。加大项目管理和监督的力度,以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努力打造接受捐赠和使用过程全透明,各级希望工程办公室实行透明化财务和物资管理。

  “想做慈善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之所以有人在犹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款物去向的透明度、办事效率以及后续服务不满意,这也是所有慈善组织必须扪心自问、不断改进工作的外在压力。我们会尽自己的努力,将龙江希望工程做成‘玻璃缸’工程,做成阳光工程,做成让老百姓放心的工程。”谷为说。


 

实施希望工程星光行动,希望工程受助大学生为进城务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本网资料图片

  20年•荣誉

  20年的发展历程中,龙江希望工程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2008年首届省级基金会评估等级中,省青基会被评为全省唯一最高级——5A级基金会;2009年荣获“感动龙江年度群体”奖;2010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2011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授予“首届龙江慈善奖——最佳慈善组织奖”,“新希望,新未来——百所希望小学援建行动”被授予“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2012年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希望工程影响力奖”。

  汇聚力量,传递希望,龙江希望工程砥砺扬帆、不懈前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