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9月12日讯 你有多少工资?几套房产?几辆车?点点鼠标就知道。日前,记者从哈市政府获悉,哈市正积极整合部门公共资源,建立城市居民收入和财产信息核对机制,联网劳动、税务、交通、房产等9个部门核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想当“低保懒汉”,没门儿!
九部门联网核对居民“家底”
记者从哈市民政部门了解到,早在去年初,哈市已开始进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在居民提出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时,民政部门会同劳动、税务、交通、房产等部门进行信息网络比对,核对申请人员的养老金、公益岗位工资、个人所得税、车辆、房产等家庭信息。今年,联网部门扩大到9个,目前民政部门已与哈市人社局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失业人员、协管员收入;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提供的养老保险收入;地税局提供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殡葬管理中心提供的死亡人员信息;交通局提供的出租车、公交车等人员营运信息;工商局提供的个体工商户信息;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供的公积金缴纳情况;公安交管部门提供的车辆信息;住宅局提供的住房信息共9个部门12类居民家庭状况建立了核对机制。
“宁可躲在家里吃低保,也不出门找工作,现在绝对不行了。”南岗某社区主任孙立滨告诉记者,现在低保核对每月进行一次,上网一点鼠标,个人经济信息一览无遗,想当“低保懒汉”,根本不可能。
宠物、高档手机都在核查范围内
过去,核实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是核实工资,核实起来相对容易,而今居民收入情况比较复杂,除了工资外,还有来自股票、房屋出租、商铺买卖、做公益岗位等渠道的隐性收入,这使得居民财产信息分散在工商、财税、劳动、房管等多个部门。
“有些信息光靠我们入户走访是调查不出来的。”道里区民政局低保科科长唐慧介绍说,现在低保核对内容较过去增加很多,如收入信息中,不仅包括工资、公积金,领取的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助金等,还包括其他经营服务所得,如经营车辆、出租房屋收入,核对的财产也更加细致,不仅包括房屋、商铺等不动产,家里的彩电冰箱、空调、古董等动产,甚至宠物、高档手机也列入其中。
唐慧表示,虽然像股票、基金及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财产性收入还未列入联网比对范围,但随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覆盖到银行、证券等部门,核查这些信息只是早晚的问题。
核对机构泄密将承担法律责任
据了解,一户家庭如要办理低保需完成3级审批。首先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社区提出申请,在申请时要填写《诚信承诺书》。社区将申请提交街道办事处进行入户调查核实、评议、公示,然后在每月15日前提交到区民政局,每月20日至25日核对申请人家庭信息,符合条件的返给街道办事处进行二次公示,不符合条件的送达“不予审批通知书”,最后区民政局对符合条件家庭进行审批。如果核对对象不如实提供相关情况,隐瞒收入和财产骗取社会救助,将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为了防止和杜绝‘关系低保’、‘人情低保’等现象,但只针对社会救助申请人。”哈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当居民提出社会救助申请,需要调查其经济状况时,才会启动核对程序。核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果滥用职权,向与核对工作无关的组织或个人泄露核对对象的信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