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齐齐哈尔劳动湖南扩工程明年竣工 实现坐船游湖看嫩江
2012-09-14 09:59:45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威 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湖边休闲的人们。

  东北网9月14日讯 夕阳的余晖洒在劳动湖上,潋滟的波光映红了岸柳下情侣们的脸庞……生活在湖边的人是幸运的,因为这里风景如画,有着如此幸运的人,居然占到了齐齐哈尔市主城区人口的近一半。即便你住在远离劳动湖的铁峰区,从齐齐哈尔滨火车站到湖边,距离也不足4公里。

  劳动湖,原本是嫩江的古河道,改道后的嫩江留给这座千年古城卜奎的是棋子般的水泡子。20年前,这些水泡子是腥臭的“龙须沟”,如今,经过近10年的建设,这里是挂在齐齐哈尔人嘴边的自豪:你来过我们劳动湖吗?我家就住在湖边!

  初秋时节,在劳动湖南扩工程热火朝天大干之际,记者走进工地,来到湖边,置身洋溢着或忙碌、或轻松、或从容的齐齐哈尔人中间,切身感受着劳动湖带给这座城市人们的幸福生活。

  如今湖美人欢笑

  静静地坐在湖边,凝望着湖水,沐浴着晚风……水秀、树绿、花鲜,临堤的台阶上坐满了休闲的人们。

  66岁的郭井泉住在鑫海家园小区,下楼走不到八十米,就来到了劳动湖边,看看水,散散步,在闹市中有这样一处幽静的所在,让老郭和他的老伙计们感到满足。“活在画中”,傍晚时分,老郭在湖边走了20分钟后,开始每天都要重复着的溜达,看看卖花的,听听唱歌的,瞧瞧跳舞的……两个小时后,老人才往家走。临走,还不忘和一同在湖边散步的伙伴约好:明早5点半,不见不散。

  和老郭每天情不自禁地来湖边遛弯儿不同,上初中的陈三立是在妈妈的陪伴下来湖边跑步的。玩电脑成瘾的他,个子比妈妈还高出半头,身体是典型的“豆芽菜儿”,妈妈决定和他每天晚饭前来楼下的湖边跑步。

  三立的妈妈说,“这孩子不爱吱声,早先总在家玩游戏,眼睛和身体都不咋好,自从前年劳动湖边儿的路新修了,我和他每晚都来散步,孩子说散步是老年人的活动,我俩就开始跑步了,现在,我家孩子一顿饭能吃仨馒头呢。”

  看着陈三立和妈妈远去的背影,记者耳边又被一阵歌声所吸引。在劳动湖文化广场上,穿着统一服装的近百人,正在唱着传统歌曲。

  距离唱歌大军不到50米的地方,200多人戴着白手套,在跳健身操。年轻人也没闲着,他们在湖边的一处避风处唱起了卡拉OK,有的人就静静地坐在湖边,凝望着湖水,沐浴着晚风……这处广场,水秀、树绿、花鲜,临堤的台阶上坐满了休闲的人们。不远处,还立着“生态市、园林城”的霓虹灯标语,一派北国水城的迷人夜色。

  “这地儿真不错!”记者的感慨,引来齐齐哈尔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兵的话茬儿。“这只是一个点,劳动湖,上接嫩江,下连嫩江,水域面积有3.2平方公里呢,齐市主城区有铁峰、龙沙、建华三个区,劳动湖在龙沙和建华两个大区内,直接受益的是半个城,大约有50万人口呢。这么说吧,劳动湖还把主城区的嫩江公园、龙沙公园、卜奎公园、西泊公园、秀水公园、北湖公园串在一起了呢。你看,咱俩在湖边走路都费劲,你说有多少人来湖边玩吧。”


 

劳动湖美景。

  曾经湖边是“禁区”

  垃圾被成车倒进湖里,污水粪便也排到湖里,湖边冬天不上冻,到了夏天,住在湖边的人可遭罪了。

  王兵是在齐齐哈尔大学家属区长大的,他对劳动湖的记忆是复杂的。上世纪70年代那会儿,夏天,劳动湖是孩子们游泳的地方,冬天,是个滑冰抽尜的天然大冰场。老人们起个大早,就能捞到一小盆柳根儿、鲫瓜子和葫芦籽。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劳动湖下游的葫芦头儿,那里是与嫩江交界的回水湾。一下水就咯脚,因为水里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密布着大蛤蜊、大泥鳅。

  可过了十来年,劳动湖的环境完了,居民垃圾被成车倒进湖里,污水连同粪便也排到湖里,湖边冬天不上冻,到了夏天,住在湖边的人可遭罪了,很多人家都把窗户钉上塑料布,不仅是为了防味儿,还用来阻止粉尘和蚊子的入侵。

  白威,劳动湖南扩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从前年8月到去年8月,在黄沙滩的棚户区忙活了一年,为去年11月启动的南扩做前期拆迁。“现在的劳动湖看着美了,休闲的人也多了,可湖南段还有一片9300户的棚户区,他们的生活太苦了,百姓盼着迁走,可那样的地儿,开发商看不上,政府决定借着南扩整体搬迁这个城中村,让劳动湖形成一条不断链的水系。”

  白威说,那里的居民生活太苦了,每隔一趟房才有自来水,打水得互相串换着,下水井也是隔几趟房才有一个,冬天供暖靠烧煤,夏天避暑靠蒲扇,家家把房前门斗接上房,把房后仓房也盖成屋,各家的房子像积木一样互相挤着,中间的一间塌了,整趟房全危险。有一家的房子不足10平方米,一铺炕,住着祖孙三代5口人,连炕上的两个木箱子上都住了人。

  每次到棚户区走访,一位姓白的老太太总凑上前说:赶紧动吧。据老人讲,他们家已经穷了两代,她40多年前,嫁到这儿时,家里人口多,日子过得很紧巴。到了儿子这辈,厂子不行了,家里的日子还是很难过。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在活着时,看到孙子住进楼房里。

  “大楼正盖着呢,都封顶了,到今年年底吧,老白太太和这些棚户区的居民将搬到长青小区。”孙子搀扶白老太,多次来到长青小区看房,老太太心里托底了。她说,要把住在棚户区里受憋屈的20多年,在新楼里重新活一回。


  明年梦圆船游卜奎

  等南扩工程建成了,坐船就能实现游览嫩江、劳动湖、卜奎公园、龙沙公园、北湖公园的梦想。

  穿过龙沙公园、嫩江公园,劳动湖南端是圈起来的大工地,打桩机正在敲打着新立桥的最后一根钢桩……这里是劳动湖南扩工程的施工现场,该项工程在明年年底完工后,将把劳动湖从北到南连成一条贯通的水系,工程包括6座桥和湖区景观,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景观工程,实现通水目标。

  在紧张忙碌的新立街立交桥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刘景泉介绍说,劳动湖南扩区域规划的新立街桥、安顺路桥、通江路桥、锦江桥、江岸桥、望江桥六座桥都是水上景观桥,3座车行桥、3座人行桥。 郭志刚是该项工程的技术负责人,他说,这6座景观桥梁将在年底前竣工,湖区土方及护岸工程等也在同步推进,明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设,齐齐哈尔人将实现滨水宜居的城市梦想。

  在一张巨大的劳动湖南扩规划图上,可以预见到这项工程带给齐齐哈尔的另一番美景:蓝天碧水,绿树成阴,船桥相映,曲径通幽,一条璀璨生辉的劳动湖,必将成为滨水城市的美丽注解。

  说到劳动湖南扩,郭志刚很兴奋。经过近些年不间断的连续建设,劳动湖已经变美了,但劳动湖水清如许的前提是有源头活水来。它的上游,随着橡胶坝工程和北湖公园的建成,利用天然水位差,嫩江水涌进劳动湖了,但下游的嫩江公园段还一直靠泵站来排水,南扩工程就是要把劳动湖下游,像上游那样,与嫩江活水连成一体。

  “为啥建成了船闸,而不是水闸呢?”王兵笑了,“当初是要建成水闸的,现在建成船闸,不仅具备了水闸的功能,还能实现坐船游览劳动湖的想法。”他介绍说,新建的6个座桥,桥底距水面的高度都在2.8米以上,是为了走船的需要,劳动湖既有的5座桥也将抬高,等南扩工程建成了,坐船就能实现游览嫩江、明月岛、劳动湖、卜奎公园、龙沙公园、北湖公园的梦想。

  王兵和记者相约:“明年,欢迎你再来,咱们坐船在劳动湖上游览卜奎城!”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