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4日讯(记者 杨林川)55岁的耿志国是齐齐哈尔市富通301客运公交公司的一名老司机了,多年来一直跑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这一客运线路。记者采访时,他正在站台排班等候出发,说起路的话题,耿志国兴奋起来,“现在每天开车都走新修的齐富公路,那大道溜光,大桥贼拉壮观,驶上这条路,我的心情老愉悦了。”
2006年9月,耿志国来到301路工作,那时候,齐齐哈尔市区到富拉尔基区的路坑坑洼洼。起点到终点38公里8站地,行程要2个小时左右,遇到雨雪天气,时间还会更长。“春天雪化后,原有的公路翻浆,汽车行驶在路上,就像船在海里颠簸,东摇西晃的。车过浮桥的时候,桥忽悠忽悠的。”路不好,车难行,司机紧张,乘客也跟着遭罪。

嫩江特大桥施工期间,工人抢抓工期。
耿师傅说,2010年9月,市民盼望已久的齐富公路终于通车了,车队的50多位司机甭提有多高兴了。如今,开车走在齐富路上,心情好,视野也不错。再也不用担心路况不好绕行了,再也听不到乘客的抱怨了。“尤其路过齐富嫩江大桥时,乘客们都不由地赞叹,大桥都成了旅游景点啦!”
齐齐哈尔是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地区的中心城市,辐射人口达1000万人。过去,由于公路不够通畅,人口流动少,一个时期内甚至出现了城镇人口负增长的局面,当地企业发展更受限制。交通一度成为制约齐齐哈尔经济发展的“瓶颈”。

齐富高速嫩江特大桥打通了断头路。姜久明 摄
2010年9月,齐泰嫩江特大桥通车后,彻底改变了嫩江两岸长期依靠摆渡、浮桥维持交通的局面,实现了省际干线公路的全面对接,增进了我省西、北部地区与内蒙古区域的经济交流,建立了齐齐哈尔与长春、沈阳两大重工业基地和东三省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便捷联系。

齐富公路暨嫩江特大桥交工通车现场。
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韩冬炎表示,嫩江上几座大桥通车,彻底解决了这些难题,使齐齐哈尔的中心城市地位得到了明显增强,周边地区来齐齐哈尔求学、就医、购物、购房、旅游的人数明显增加,促进了齐齐哈尔与呼伦贝尔、大庆、黑河、大兴安岭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然形成。
2008年5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公路“三年决战”的重大战略部署。2011年10月,“三年决战”完满收官。总投资超千亿,全省13个地市全部通上了高速公路;64个县(市)通上了二级以上公路。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4小时经济圈,形成了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黑龙江省也成为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4000公里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