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9月17日讯 1比29,这个数字不是体育比赛的比分,而是今年黑龙江大学英语专业每个班级男女生的比例。原来,在今年黑大英语专业的60名新生中,仅有2名男生,平均每个班只有一名男生,1比29的男女比例也创了该校这一专业的历史之最。
两“王子”一路向北方来
来自海南的王定斌是两名“王子”之一,他身高1.71米,非常阳光而且十分健谈,王定斌一入学便得知班上只有他一名男生,小王一口气用了三个“非常”向记者表达了他当时的意外。他告诉记者,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一直向往北方银装素裹的冬天,加上英语一直是他的强项,因此填报志愿时,他从多所院校中选择了黑龙江大学的英语专业。而当他把自己“一男独秀”的消息告诉高中同学后,在同学中激起不小的“羡慕嫉妒恨”,小王笑着说,有的同学还信誓旦旦地说要转学到他的班级来。
另一名“王子”是来自安徽的闫绍雄,他和王定斌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分在一个寝室,室友经常唤他们作“唯二”,每到这时闫绍雄都会心一笑。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全班唯一的男生,他既感意外也觉得很有趣,他更是直言不讳地说,自己身高才1.67米,班上不少女生都比他高,让他很有压力。尽管同学们经常和小闫开玩笑说他大学不愁找不到女朋友,但小闫却一脸严肃地告诉记者,进入“公主班”是个意外惊喜,但大学四年他会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专业课上。同时,小闫也觉得女生的语言天赋往往高于男生,让他有点担心作为班上唯一的男生学习不能突出。
“一男独秀”还是头一遭
黑龙江大学英语专业新生辅导员徐晔昕告诉记者,在历年的招生中,英语专业都存在女多男少的情况,然而像今年这样每班“一男独秀”的情形还是头一遭。徐老师称,不仅英语专业如此,今年整个西语学院的男生人数也创下历史新低,在全学院251名新生中,男生仅有26人,男女比例达到1比9。记者了解到,女多男少在我省多所高校的文科专业中已是常态。
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徐晔昕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女生的语言天赋通常优于男生,所以兴趣也高于男生,学生自主选择才出现这样一个偶然的结果。二是考虑到就业环境、发展潜力等因素,大部分男生不愿意选择语言类专业。
性别比悬殊给学生留有趣回忆
今年,和英语专业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黑大的对外汉语专业,在对外汉语专业的126名新生中,男生仅有20人,也有着1比5的悬殊比例。由于专业一直存在女多男少的情况,在新生分班时,学校都会特意将男生平均分配到各个班级。对外汉语专业辅导员伊宸廷老师说,这是为了保证开展各项活动时,每个班级都能实力相当。
除了在班级分配上采取平均制度,在整个西语学院,学生活动也因为性别比例而有所调整。“针对学院女生较多的情况,学院经常开展一些专门为女生举办的特色活动。”徐晔昕说,女生节就是西语学院的一个特色节日,不仅如此,全校的女生风采大赛每年也都交由西语学院来承办。
徐晔昕告诉记者,虽然男女生比例悬殊,但从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现象并没有对大家的专业学习产生影响,反而因为性别比例的悬殊,同学间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