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大家都来说禁毒”征文活动结束 一等奖获奖金5000元
2012-09-20 10:26:4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0日讯(记者 岳云雪)经黑龙江省禁毒委员会批准,从6月25日至8月15日期间举行的“大家都来说禁毒”有奖征文活动顺利结束。经评审,《相遇》等66篇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哈尔滨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等6个单位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附具体名单)。

  据了解,“大家都来说禁毒”有奖征文活动由黑龙江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黑龙江省禁毒协会、龙警网联合举办。活动期间,组委会共收到来自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论文、建议、小说、诗词、散文、散文诗、随笔等征文513篇。

  为确保评审工作专业、公平、公正,组委会特邀孙莉、吴琼等国内知名作家、戏剧家等组成评审组,逐篇进行评审。经评审组评审、组委会研究决定,《相遇》等66篇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哈尔滨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等6个单位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据介绍,此次评选活动,设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5名,奖金2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1000元;优秀奖50名,奖金500元,并颁发奖励证书,评出优秀单位组织奖若干个。凡来稿全部在网上刊发,获奖征文将整理成书出版。

  组委会公告:请获奖人员于9月30日前将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个人银行账号、邮寄地址等资料通过电子信箱、传真、电话等方式告知组委会,以便于证书、奖金邮寄。

  作品欣赏:相遇(一等奖)

“大家都来说禁毒”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标题

作者

一等奖

相遇

广西·何燕

二等奖

爱上瘾君子

黑龙江·库玉祥

鬼抢劫

广西·宾炜

我与缉毒警察的一段情

黑龙江·吕晓明

全家福

黑龙江·杨殿春、吴增堂

拯救

陕西·余显斌

三等奖

毒戕

湖南·黎继新

那么近,那么远

广东·周卫华

替班上的老大洗手

云南·张学亮

蓝衫警官

黑龙江·何宏

罂粟花(外一篇)

江苏·章旭红

轻与重

浙江·陈效平

步入歧途的噩梦

——来自一个吸毒者的供述

黑龙江·连德育

天国里开满丁香花

内蒙古·陈明亮

希望天堂没有恶之花

辽宁·冯永兰

真正的宽恕

江苏·张春风

优秀奖

不图名利,斗志不减,

缉毒战线上的老兵立新功

黑龙江·车稼良

大家动手齐禁毒

山西·张慧琴

十六字令·毒

山西·张志善

对不起了,父亲

山东·翟慎双

福州女孩成为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

福建·苗向东

蝴蝶·沧海·爱——看《青春劫》有感

黑龙江·杨秀峰

 


“大家都来说禁毒”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标题

作者

缉毒警察之歌

黑龙江·梁含志

缉毒英雄“009”

黑龙江·李咸湖

禁毒诗

江苏·梁正

拒绝毒品,点亮幸福的灯

贵州·王兴伟

难忘的三次追毒行动

甘肃·徐永固

呐喊

黑龙江·回博

浓爱终能化心魔

湖北·葛晓泉

让家破碎的祸首

江苏·朱乃洲

我想买一瓶后悔药——一个吸毒者的血泪自述

黑龙江·姜红伟

希望

宁夏·贾玉臻

一位缉毒民警的独白

黑龙江·逯春生

近毒须知

黑龙江·于健

人生三步曲

四川·何华周

身怀巨毒

广西·杨金凤

葵山剿毒记

云南·邓铎

同事的酒

黑龙江·蔚蓝

我以身边事教育学生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山西·李多

吸毒警示录

辽宁·董晓军

禁毒民警要守好“红线”、“防线”及“底线”

黑龙江·刘洪喜

荷塘效应不应忽视

黑龙江·陈曦

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上海·侯宝良

幸福离他渐行渐远

湖北·杨超英

直面禁毒8年

黑龙江·高鑫

做好禁毒宣传工作,大力推进禁毒工作

湖南省 刘璟珺

从叶诗文被质疑所想到的

辽宁·宋传玲

禁毒,擦拭灵魂的拯救

江苏·王泳冰

迷失的天空

湖南·黄智诚

 


“大家都来说禁毒”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标题

作者

扫墓

黑龙江·王大伟

他山之石,可以攻毒——关于我省禁毒工作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做法的建议

黑龙江·富士超

一名吸毒者写给父母的信

黑龙江·刘峰榕

毒仙聚会

黑龙江·江山平

给弟弟的信

黑龙江·刘振伟

禁毒有我来参与

黑龙江·曹国军

每个人都是禁毒队伍中的一员

天津·波塞冬

毒迹寻踪

黑龙江·马丽薇

给风的一封信

黑龙江·张传军

目光的力量——社区棕丝带工作室手记

江苏·过丹枫

陨落的青春

黑龙江·高桂清

青少年禁毒三字经

黑龙江·江玉洁

涉毒人员康复回归社会问题探讨

四川·房明忠

他害了谁

黑龙江·张树鹏、李晶晶

血祭迷途

安徽·丁迎新

远离毒品,享受美好人生

黑龙江·杨贺

禁毒一号

黑龙江·杜晓霞

优秀组织单位

哈尔滨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大庆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绥化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牡丹江医学院

富裕县实验中学

 


 相遇(一等奖作品)

广西•何燕

  火车站,回乡的人流如潮。

  在近乎疯狂的人潮中,她像一条毛毛虫蠕动着。八年来,每年春节前她都赶回北方的老家,与母亲团聚。

  虽然走得缓慢,但她的目光却如割面的风四处飘荡,忽然,一张熟悉的脸庞跃进了她的眼帘。几乎同一时刻,他也发现了她。四目相对,诧异,惊喜,心里也涌上了一股温暖。

  她们躲避开涌动的人群,努力地向对方靠过来。她看着他,伸开了双手,但很快,她举到半空的手就无力地垂了下来。

  只是相互地点了点头。

  “你怎么在南方?”他问。

  “打工。”她轻松地笑了笑,“你呢?”

  “也是。”他朝她莞尔一笑。

  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她的鼻子有一股酸溜溜的感觉,眼里也有液体在蠕动。她眯了眯眼睛,努力地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他们已经八年没有消息了。

  她生于生意之家,他来自工人家庭。经济的差异,压不低他高昂的头,勇敢逾越那条鸿沟,抵达她孤傲的心。

  他象其他恋爱男人一般,对她信誓旦旦,以后会让她过上好日子。

  就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他的突然辍学,继而象空气蒸发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让她的心一下子沉入海底。

  工作时,她的家庭受到股票熊市冲击,昔日富豪每况愈下,家庭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为了产业,父亲不顾她的反抗,答应了门当户对的婚事。

  一气之下,她爬上了南下的列车。

  往事不堪回首。她的脑子变得空荡起来,对周围的嘈杂和来往的人群她竟麻木一般。

  “走吧。”不知什么时候,她发现自己竟忘记了挪动。

  拥挤的车厢里,攒动着疲惫的神色。他把她的行李放到了上铺。她心头一动:他还记得她不喜欢下铺,读书时就这样。

  她在他的铺子上坐下,说的话竟然有些找不着头绪。他看着她,冲她笑着,很温和的样子。聊了一会,他小心翼翼问道:“他对你好吧?”

  她躲开他的目光,点了点头:“嗯。”

  她看了看车外,然后会心一笑,说;“他的生意做得不错,疼我,爱我!”

  “这就好!”他说,脸上却略过一丝异样,很快就被稳定所取代。

  “她呢,对你也好么?”她沉默了一会儿,问。

  “她?好,贤惠,顾家,对我更是照顾有加。”他说。

  “孩子呢,也有了吧?”她试探性地问。

  “孩子?有了,有了!”他眼里闪出光芒,“是女孩,很乖,象她妈妈一样漂亮!也跟她妈妈一样细心,常记得我的袜子扔哪。”

  她的心被揪似的疼了一下。她清晰地记得,他有乱扔袜子的习惯。

  “你看看,我还带着她们的照片呢。”他说着在衣袋里掏着什么。

  他掏出一个钱包,看了看,一拍脑勺:“哎,昨晚拿出,忘记放进来了。”

  她看着他,笑笑:“那以后再看吧。”

  “嗯。”他点了点头,询问地望着她。

  “我也有孩子,男孩,跟他爸爸一样帅气!”她说。

  恋爱时,他们曾为要男孩要女孩而吵嘴。当时他说,要女孩,女孩细心,漂亮!她却说,要男孩,男孩魁梧,帅气!

  一阵沉默。车子咣咣地走着。

  “你累了,躺一会吧。”他说。

  刚躺下,他就给她递上一包话梅和一本杂志。话梅还是以前的那种,杂志还是《读者》。在当时偌大的警校,就他和她每期必买《读者》。

  她接过来,把脸别了过去,眼睛湿润湿润的。不知是为他的细心,还是为她自己八年前的离家出走。她的离家,导致家庭的破落。父亲一怒之下携余款与小蜜去了马来西亚。面对债主,母亲被迫卖掉房子等一切,之后回到乡下。

  她也曾找过他的家,却已是人去楼空。看见她沉默,他笑了一下,说,她也喜欢吃这牌子的话梅,也喜欢看《读者》。

  她的心一下子睹得慌……

  旅途中,他对她的照顾丝毫不减当年。

  他比她先下站。看着他的背影,她泪流满面,心想:如果我的工作不是做卧底,我会告诉他,我还没结婚。

  在出站的墙角,他回望了一眼,想:如果这次做卧底幸存机会大的话,我会告诉她,我一直都在等她。

  但他们再也没机会坐一块说真心话了。

  在不久的一次烈士追悼会上,她看见了他的照片和名字:向缉毒烈士李奎学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