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9月25日讯(记者 陈静 强锐)双鸭山友谊县龙山矿十井火灾事故已发生多日,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推进,时刻忧心被困矿工生死的,除了家属们外,还有事故中侥幸逃生的46岁的杨月明和57岁的秦汉彪两个患难异姓弟兄。
老杨和妻子接受采访时谈起被困井下的工友几度落泪。东北网记者 陈静 摄
25日下午,记者在七星矿附近见到杨月明和秦汉彪时,这对一同跨越生死关的患难工友刚刚从医院做完检查。因为在逃生过程中,吸入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并导致呕吐,他们相约自费去了医院检查身体。“没有查出什么病情,医生说因为间隔时间太长了看不出有什么异常情况。”刚刚见面,秦汉彪这样对记者说。
57岁的老秦是安徽人,在矿上一直干到了退休,言语间带着浓浓的乡音。老秦告诉记者,逃生时,他和老杨先是听见开绞车的老李招呼大家顺着烟往下方的一处通风口跑,同时在相对较远位置的掘进工小潘,喊大家逆着烟往上跑的呼声,被一片慌乱淹没。
没跑多远,老秦和老杨脚下一软摔倒在地。身体上传来的疼痛,让老秦的头脑刹那间清楚起来,转而决定逆着浓烟回头逃生。两人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嘴唇几乎贴着地面以保持呼吸相对通畅。通过火灾区数十米的几分钟,对两人而言,显得尤其漫长。在火灾区塌方前,两人成功通过,随后互相搀扶着逃到了地面。见到日光后,伴着急促的喘息,剧烈呕吐起来。
对于通过火灾区、跨越生死门后的心情,老杨用“比结婚那天高兴”来形容。在与老秦相伴匍匐前进的时候,他们约定前后相距2米前进以互相照应。“我比你大,我打头,要是遇到什么,你拽我一把”,向记者复述调头往回爬时老秦对自己说的话,老杨的声音有些哽咽。
老杨今年46岁,在矿上已干了20多年。这一场生死劫,带给他最大的改变是对于家庭与妻子的空前重视。他说“啥也没有家人重要啊,我当时就是要回家看看我的妻子”。
老杨说他以前总抱怨爱人要求太严,她从饭店8点下班时自己就得中断朋友聚会什么的回家,还得陪她一起看电视、聊天。经历这一次后,他忽然领悟了,其实爱人就是想两口子多一些沟通,这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很多从前觉得像是遭罪的场景,现在看来就是幸福。
当老杨在22日早晨,一身疲惫的推开家门告诉妻子自己死里逃生时,妻子以为他又是在说笑。一天之后,爱人从省台电视新闻上看到了矿难的消息,回家之后揪心的哭了,为了丈夫的死里逃生,也为了那些生死未卜的工友。
谈起现在仍然还在井下的工友时,老秦和老李提到最多的就是60岁的绞车司机老李,每当回想起老李将报纸上看来的时事、趣事眉飞色舞的讲给他们听时的样子,总是忍不住想要流泪。现在他们唯有祈祷井下兄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