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走近虎林登上珍宝岛 感受多元文化下的大美
2012-09-25 23:44: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5日讯(记者 李博)沿着祖国边境线一路向北,24日,黑龙江人“游龙江,爱家乡”活动第二组成员踏访虎林,感受这里独特的旅游文化。

参观天下第一虎。东北网记者李博摄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东北边陲,以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隔水相望。

  对于虎林的了解,更多的是关于它的红色历史,作为革命老区,早在1930年就有共产党人在这开展地下活动,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又是北大荒精神和珍宝岛精神的发源地。

虎林要塞弹药库。东北网记者李博摄

  这里的导游告诉记者,虎林,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早在1100年前满族祖先肃慎人便在虎林市的安兴古城繁衍生息。她们的白桦皮工艺品和服饰代代相传,制作精美的鱼皮画在当地特色商品店里都可以买得到,蜂蜜、刺五加更是极力推荐的健康佳品。

  来到虎林,要塞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因为在日寇占领时期,虎头镇沦为军事要塞,在1934年—1939年间,日本关东军动用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在中苏、中蒙边境秘密修筑的17处筑垒工事之一。该要塞被日军夸耀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它由7座山体组合而成,仅中心区占地就达100多平方公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虎林要塞博物馆内。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虎林专门建立了纪念园,走在历史长廊中,沿途可以看到反映二战期间重要历史事件经历的大幅背景墙及雕塑,其中记录了包括“九一八”事变,台儿庄大捷,列宁格勒保卫战、珍珠港事件、虎头要塞战役等,规模宏大,宛如史诗。


   乘船在乌苏里江上,这个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未被污染过的大江河水之一,两岸森林茂盛,绿碧千里,江中滩岛,保持着良好的原始自然生态环境,盛产“三花五罗”等名贵淡水鱼类40余钟。

 

岛上的珍宝岛纪念馆。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而乌苏里江第一塔,这是游客领略虎林边塞风光的绝美视点和最佳高度,站在塔上,鸟瞰蜿蜒秀丽的乌苏里江,妩媚多姿的珍宝岛湿地,尽在咫尺的俄罗斯异国情调和俄罗斯远东铁路桥尽收眼底。
 

对岸的珍宝岛。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站在209高地上,美丽的珍宝岛,此时正怡然的享受着午后的阳光,震惊世界的珍宝岛保卫战为岛屿平添了神秘的颜色,八方来客纷纷踏至,为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珍宝岛精神,他们不禁起敬肃然。

二战终结地,纪念“9.18”事件石碑。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虎林还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王震将军在这里点燃了第一把荒火,拉开了北大荒垦殖史上艰苦创业的序幕,之后,八五〇农场以“母鸡下蛋”的方式以场扩场,派出干部和小分队到各地开荒建点,相继组建了用“八”字头命名的12个农场。

黑龙江人 “游龙江,爱家乡”活动第二组成员在乌苏里江畔合影。

  这里风景独秀,在乌苏里江畔有着太多动人的故事,赫哲文化、红色文化、垦荒文化、知情文化的汇聚,虎林正由内而外散发着别样魅力,源远流长,引人神往。


 

虎林特色版画。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虎林特色产品。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要塞通道。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虎林要塞出口。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摄影人在乌苏里江游船上采风。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游客参观珍宝岛。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珍宝岛上的纪念浮雕。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珍宝岛上的芦苇荡。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珍宝岛上的小路。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珍宝岛上曾经的营房。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珍宝岛远景。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王凌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