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前嫩公路 小兴安岭飘出的彩带
2012-09-29 09:39:2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陈晓光 姜久明 吴利红 狄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9月29日讯 “红松故乡”伊春和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美誉的五大连池风景区,过去因路阻断,两个风景区隔着小兴安岭遥遥相望。随着28日前嫩公路伊春至嫩江段交工通车,两个风景区像久别的恋人终于牵手,共迎八方来客。

  伊春至嫩江段公路由两部分组成:伊春至北安为新建的高速公路,全长163.4公里;龙镇至嫩江(省界)段共141.3公里,其中龙镇至嫩江128.2公里,为改扩建的二级公路,嫩江至省界段13.1公里为新建的一级公路。

  日前,记者踏上这条公路,在欣赏一路美景的同时,也与筑路者一同感受着路畅民乐的欢愉。

  在伊春至北安的高速公路上,黑色路面十分平整,雪白的标志线舒展流畅。道路两侧金色的田野、五彩的山林、林间潺潺的溪水,美不胜收。

  前嫩公路伊春协调办主任刘国斌介绍,以往这里只有林区用来防火的砂石路,大车走不了,小车还经常被陷住。从伊春到五大连池,只能绕行黑河,得用七八个小时,现在从伊春到五大连池只需两个半小时。

  “高速路开通之后,结束了伊春没有连接地级市高速公路的历史。‘十一’黄金周就要到了,粗略估计两个风景区将增收50%左右。”刘国斌兴奋地说。

  新建的高速路宛如从小兴安岭飘出的一条彩带,带着人们五彩的梦想飘向远方。为了让这条彩带更加绚丽,筑路者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前嫩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刘剑锋告诉记者,这条路穿行小兴安岭山脉,在163.4公里长路段中,有94段12公里是不规律的岛状冻土层,是三年决战期间高速路中遇见冻土层最多的地段。筑路者们攻坚克难,绕越了三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前进林场开旅店的徐丽英大娘在林场生活了大半辈子,最打怵的就是出门。眼瞅着高速路在家门前通过,沿线还修了20个农村客运站,徐大娘喜滋滋地说:“这回出门方便了。路好了,来伊春的游客多了,自家旅店的生意会更好。”

  五大连池景区主任助理张丽君说,高速路把我省两个著名景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旅游带,对推动两地甚至这一地域的旅游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一条路不仅能提升一处风景的魅力,还能变成一株“梧桐树”。

  这几天,引龙河农场场长王立军正忙着和大连两家企业洽谈建立60万吨粮食地下仓储的事。“企业除了看中场里粮食产量外,还看好农场所处的地理位置。”王立军说,龙嫩公路起点就在引龙河农场,高速距农场7公里,上高速四五个小时就能到哈尔滨。去年省内一家粮油企业在农场落户,眼下,日加工压榨豆油50吨的一期工程马上就要投入生产。

  站在引龙河农场玉米万亩高产示范区前,职工刘志远告诉记者,以往场里玉米收割后,需运到十几公里外的晾晒场,多数等到落雪季节才能卖出去,一般都卖不上好价。今年路好走了,收粮企业在地头就能收玉米,估计今年玉米一斤能比去年多卖0.02元,场里一共有17.5万亩玉米,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龙嫩公路不仅使途经的五大农场受惠,而且打通了我省自东向西进入大兴安岭、内蒙古的绿色通道,更让我省西北地区交通节点的嫩江县借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嫩江县委书记张世华告诉记者,嫩江县正在积极谋划建设省内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区。除了发展农业、矿业等产业外,还将充分挖掘旅游业资源。目前,一个长37米、宽27米的1689年“黑龙江将军辖区”地图正在嫩江县广场兴建,以展示嫩江源远流长的历史。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