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30日讯(记者 孙晓锐)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30日,众多哈尔滨市民来到省博物馆,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龙年中秋节特展,亲身感受我国传统民俗文化。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女儿节,是流行于我国众多民族中的文化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也被誉为是最具有人情味、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围绕着月圆为特色的民俗节日活动,使中秋节具有独特的品格和别样的情致。
|
为了全方位、充分地将与中秋节相关的典故和风俗展现给广大观众,此次展览分别以“探幽溯源——忆中秋”、“望月遐思——话中秋”、“明月美食——品中秋”、“明月佳节——迎中秋”四个展览单元为中秋特展位主体,共计十四个展览组构成本次特展。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珍贵馆藏版画《961年徐楞作秋收时节图》、《圆月》,馆藏剪纸作品《贵妃醉酒戏剧人物》、及馆藏年画《果仙敬月》等,除此以外省博物馆还特别为观众准备了珍贵的馆藏三足小铜炉、清仿宣德炉、铜香筒、馆藏金神仙镜、馆藏明成化双耳半浮雕兽颈藩莲纹四足炉等珍贵实物藏品,通过多角度的观展、多方位的布展,让观众在观展的同时,用心去感受传统佳节韵味与含义。
据了解,在双节期间(9月30日——10月7日),省博物馆将继续秉持“百姓的博物馆、大众的博物馆”这一新时期的办馆理念,天天免费开放。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