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走基层 看发展]84岁的老志愿者和他的“十一”假期
2012-10-05 23:04: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魏义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5日讯(记者 魏义松)由于夜里下了场小雨,清晨的哈尔滨气温下降了不少。不到六点,许多人还睡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着假期的惬意,84岁的李坤才老人就已走出家门,作为哈尔滨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要到哈尔滨火车站为需要的人提供热心帮助。

李坤才老人在路上。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6时30分,记者见到了一身“红装”的李坤才老人,红色队服、红色坎肩、红色帽子、红色袖标,他身边的队友也同样装扮,在人群中忙碌着。李坤才告诉记者,和队友们在哈站广场进行的义务活动主要有四项:指路、兑换零币、疏导车辆、扶老携幼。不但外地人前来询问公车路线,就连一些哈尔滨市民也来兑换零币和询问站台。

    “越是节假日,哈站的人越多,我们的队员都没休息。假期刚开始时,简直忙得不可开交。平均每个人指路都有一千多次,一天兑换的零钱都快七百元了。这主要是大家一看到我们这身红衣服就信得过!”李坤才骄傲地说。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指路前队员都要进行培训,联系公交公司等单位解决零钱难找等问题。

队员们为外地乘客兑换零钱。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李坤才整理工具走上街头。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1983年,李坤才从黑龙江省粮食学校退休。可退休后他似乎比以前更忙碌。热心的他看到谁有困难都会积极伸出援手,后来他干脆自费设计印制独特的名片,上面印着“阳光老人李坤才”和他的电话号码并标注“能为您办点事很荣幸”的承诺。1996年,在省市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下,李坤才和其他两位老同志发起成立夕阳红服务队,明确“自愿参加,无偿服务,为政府分忧,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在李坤才的带动下,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一个个红色身影出现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成了冰城一道风景线。目前,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已有1500多人参加,累计为公益事业做好事达47万件,义务换零钱3900多万元。中央电视台还以“阳光老人”李坤才为蓝本创作了六集电视剧。


 

  对于这些年的变化,李坤才深有感触:“早些年我们作义工,有人不理解地说,你闲得啊,别管我!看看现在,大家信任我们,有事就找我们。当我们提醒谁你这么做不对时,他们马上就会接受改正。这是社会大发展了,大家的素质提高了!”哈尔滨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在作义工时还能深切感觉到,各级单位和组织对他们的支持力度正在逐渐加大。哈尔滨市有关部门给他们提供包括秋服和冬服在内的队服,提供在哈尔滨火车站前的办公地点,越来越多的单位邀请他们成为监督员。当他们为哈尔滨“创城”忙碌了几个月后,哈尔滨的主要领导到哈尔滨站前慰问时,首先表扬的竟是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这给了大家莫大的鼓舞。“这些年,政府的鼓励、大家的认可,才让我们的队伍迅速发展,志愿者的辛勤全社会都认可了!”李坤才感慨地说。

李坤才老人疏导违停车辆。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李坤才老人和队员一起查看劳动成果。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辛勤付出换来真诚的笑脸。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在记者采访中,当有队员夸奖老队长时,李坤才老人总是谦虚地说:“别说我了,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的品牌服务队称号,争取全国的品牌还要靠你们,别说我了,多说你们的事!”对于队友们,李坤才充满了希望和感谢,的确他的队友们中有身患癌症依然坚持上岗的,有为了清除“城市牛皮癣”跟踪到不法商人窝点的,有在重病后才恋恋不舍把夕阳红服务队队服交到他手中的……

  今天,李坤才除了在哈尔滨火车站前服务,还要和队友去道外区清理小广告,去看望病重的队友,去南岗区探望他们帮扶的一名残疾人。

  这位84岁的老人,假期很忙,但很温暖!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彭佳丽

【专题】讲述——用身边小事记录龙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