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7日讯 (姚丽艳 刘瑜 记者 张强)哈飞汽车是我国微车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合资背景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30年来,哈飞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汽车行业默默无闻的“门外汉”跃然成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脊梁,实现了从一个微车行业的“探路先锋”到批量出口美国高速纯电动轿车“中国第一家”的历史性跨越,拥有了新能源汽车、轿车、微车三大序列产品。
艰辛创业路:“松花江”激流勇进
上世纪80年代初,原哈飞公司由于航空任务严重不足,生产经营十分困难。“靠吃天上饭”的哈飞人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地面,开始尝试利用航空工业的技术、设备和人才为国家开发汽车产品。1980年,哈飞公司在“军转民”的大背景下,借鉴日本微型卡车生产技术,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在一个30多米长、15米宽老工房的点焊室里,一群长于飞机制造的精兵强将克服重重苦难,开启了汽车制造发轫之旅。
1982年7月25日,经过两年的艰苦研制,我国第一辆微型载货汽车在哈飞完成总装。他们给这辆车命名为“松花江”牌,从此松花江激流勇进,搏浪前行。1986年,年产2万台的微型车生产线在飞机厂房里投入批量生产。在此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模仿研制、合作开发到自主研发,哈飞汽车坚持自强、自立和创新的方针,先后研制出单排、双排和厢式货车等系列产品,”松花江”品牌系列微车逐步走向千家万户,哈飞汽车被国家确定为“微型汽车生产基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摆在中国企业家面前,哈飞人勾画了一幅更美的图景:哈飞汽车要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微型汽车生产线。1991年9月23日,被誉为部、省、市“一号工程”的哈飞汽车生产线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哈飞人自筹资金、勒紧裤腰带,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一号工程”从纸上的蓝图一跃变为现实。1994年9月20日,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一号工程”竣工投产,这标志着哈飞微型车生产走上了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运行轨道。由此,揭开了哈飞汽车崭新的历史新篇章。
自主创新路:“中意之路”开拓锦绣前程
汽车市场风起云涌,市场竞争大浪淘沙。1998年,微车销售在北京市场遭受重创,经历了一次寒冬。但是不服输的哈飞汽车人咬紧牙关,勇往直前。1999年,哈飞汽车与意大利联合设计开发的中意车隆重上市,一时间轰动业内。在世界瞩目的第20届日内瓦国际车展上,中意以其简洁明快的外型、豪华舒适的内饰以及卓越的性能一鸣惊人,赢得了国内外众多客户的青睐,这是中国汽车首次在国际知名汽车展上展出,也是我国第一款通过联合开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商标、自主品牌的汽车。汽车业界将中意车开发的成功经验誉为“中意之路”。这一年,经过“双加”工程改造,哈飞汽车年产能力达到20万辆。还是这一年,哈飞汽车产销量突破8万辆,哈飞汽车凭借“中意”,回归京城,打开了市场的一扇扇大门,迎来了微车产销的春天。
创新是哈飞汽车的灵魂,是哈飞汽车光荣与梦想的不竭动力。为了做大做强哈飞汽车,2001年3月,哈飞汽车新一号工程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新一号工程——轿车生产线胜利竣工,成为国内一流领先的生产线,年产能达到20万辆。建线时间之短、速度之快堪称我国汽车建线史上之最。由此,哈飞汽车年总产能达到40万辆,为哈飞汽车铺就了一条腾飞之路。
干轿车——一直是哈飞汽车人的梦想。2002年5月28日,一个让哈飞汽车人永生铭记的日子,承载在哈飞汽车人光荣与梦想的哈飞赛马成功下线,哈飞汽车人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轿车梦,哈飞赛马开启了哈飞汽车的轿车新时代。
时隔一年,2003年5月28日,哈飞路宝轿车下线。这款由意大利名师罗曼定型的新车在小型车市中引起强烈轰动。2005年4月7日,哈飞赛豹轿车下线,标志着哈飞汽车进入了新的里程碑,开始建立轿车新平台。短短数年时间,哈飞汽车实现了从“中意之路”到“三国智、中国车”赛豹的跨越。
每年一款新车,这充分体现出哈飞汽车雄厚的研发实力。随着一款款新车下线,哈飞汽车的研发实力不断增强,研发速度不断加快,并且通过与意大利、英国等国著名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技术全面的研发团队。同时,哈飞汽车加大研发环境的硬件建设,先后投资1.95亿元引进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的先进设备和科研仪器,拥有虚拟现实、噪声、电磁干扰、模态分析、台架实验、环境模拟、整车排放等国内先进水平的各类专业实验室和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多年来,哈飞汽车坚持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联合、引进、自主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自主创新之路。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哈飞汽车开始进军国外市场。2001年,哈飞汽车率先走出国门,首批出口汽车162辆,成为国内自主品牌中第一个实现批量出口的汽车厂家。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哈飞汽车连续多年出口数量国内领先,汽车产品出口到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哈飞汽车累计出口突破25万辆,并逐步实现了整车出口、技术输出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哈飞汽车成为中国民族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翘楚。
与此同时,哈飞汽车也初步完成了纵观南北的战略布局,威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相继投产,沿海的港口优势和纵观南北的产业布局为哈飞汽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6年,哈飞汽车产销突破26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08年,哈飞汽车累计产销突破200万辆,再创新辉煌!
整合发展路:砥砺前行 行者无疆
伴随着国家部委专业化调整和分业经营战略的实施,2006年3月,哈飞汽车与航空工业分离,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我国汽车产业整合重组的呼声中,2009年11月10日,中航工业与兵装集团举行了重组中国长安签字仪式,整合其所属汽车产业成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飞汽车由此加入中国长安大家庭。
近年来,汽车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哈飞汽车人不放弃、不服输,风雨兼程,砥砺前行。2011年4月,哈飞骏意隆重下线,这是哈飞汽车融入“大长安”后,第一次利用中国长安“五国九地”的研发一体化实力打造的首款产品。2011年12月,中美两国携手打造的哈飞赛豹纯电动轿车下线,这是第一批中国量产并出口发达国家的纯电动汽车。2011年,哈飞汽车出口突破4万台套,创历史新高。2012年7月,哈飞汽车与巴西CN AUTO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海外出口战略。
风雨不足惧,未来尤可期。展望未来,在“十二五”期间,哈飞汽车将以节能、环保为技术领先的方向,坚持品质可靠,微车、轿车、新能源全面推进,重塑品牌形象。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哈飞汽车将以纯电动车、混合动力以及应用节能技术的车型为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在新能源领域做一个产业化的先行者;轿车方面,哈飞汽车坚持小排量轿车的发展战略,打造适合普通民众使用的经济型轿车;微车方面,哈飞汽车将进一步提高产品性价比,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核心价值,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勇者无畏,行者无疆。30个春秋寒暑,一代又一代哈飞汽车人,在这片承载梦想的土地上,用心血和汗水,缔造着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实践着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产业报国梦想。站在三十年这样一个新的起点,哈飞汽车人砥砺奋进,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