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9日讯 近日,随着博物馆站主体结构最后一块顶板的封顶,哈尔滨地铁1号线一、二期土建工程实现全线洞通。地铁1号线一、二期土建工程2008年9月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全线18座车站主体已经全部完成,已完成全线总铺轨53.544公里的75%。预计12月25日,车辆进入正线区间,开始热滑,实现“车通”。
1
博物馆站主体封顶
博物馆站作为哈尔滨地铁1号线最晚开工的一个车站,也是哈尔滨地铁1号线与2号线“T”字换乘站,控制地铁1号线2012年底通车的关键节点。9月30日,哈尔滨地铁1号线七标段博物馆站主体结构较原定节点工期提前近一个月完成封顶,这也意味着哈尔滨地铁1号线全线洞通。
哈尔滨地铁博物馆站位于哈市最繁华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地带,周边建筑物较多,交通极其繁忙,而且车站主体为地下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站位下方存在两层地下商场和既有“7381”人防隧道结构,围护桩需穿越多层既有结构成孔,土方开挖需破除大量的既有结构砼,施工难度极大。面对博物馆站施工组织难度大、工期紧张这一情况,地铁集团公司组织施工单位克服了围护桩穿越多层既有结构、冬季施工等难点,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了围护桩施工。在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投入大量施工机械和配置了实力较强的施工队伍,每个工作面均配置两班人员昼夜施工,终于在9月30日、较计划提前1个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为后续铺轨和设备安装提前进场施工创造了条件。
哈尔滨地铁1号线博物馆站地铁沿线贯通
地铁效果图(初定效果图)
2
使用暗挖法
三年“抠”出教化广场站
哈尔滨地铁车站施工工法主要有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等多种方法,明挖法技术成熟、安全、简便、快捷、质量好、造价低。但对地面道路及环境影响较大,但在有条件进行交通疏解、管线搬迁较少的情况下,具明显优势。如黑大站和理工大学站都使用明挖法;盖挖法是先施工围护结构,利用夜间封闭道路,开挖路面,在车站顶板上方快速架设军便梁,形成临时路面,恢复交通。然后再在临时路面下做施工车站内部结构,最后拆除临时路面,覆土,构筑永久路面。该工法优点为占用场地时间短,对地面交通干扰较小。适用地面交通比较繁忙,不能长时间施工占路。如太平桥站、哈南站站都有部分盖挖法;暗挖法是采取适宜的辅助工法,对周边地层进行预加固和预处理,采用初期支护、复合衬砌的暗挖施工方法。该工法优点是对地面交通无干扰,地面拆迁量少,临时施工占地少,也无需进行地下管线的改迁。尤其是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覆土较厚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车站暗挖施工较明挖施工存在造价高、工效低、安全投入大等特点,教化广场站作为地铁1号线唯一暗挖车站,从2009年10月开始施工,经过近3年时间才完成。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哈尔滨地铁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李民介绍,由于本车站位于西大直街教化立交桥桥头下方,特殊的位置只适合使用暗挖法,但路面下土质复杂,松散空洞土质分布不均,车站部分主体暗挖需要破除改造既有“7381”隧道,并在暗挖车站的导洞及既有隧道拆除时,土体的支护等方面遇到了与常规暗挖不同的复杂情况,连接车站的两个区间段都是既有“7381”隧道改造扩挖段,工艺上国内都无可借鉴经验,全国尚属首例。隧道背砌土体复杂、松散空洞分布不均,改造段需要穿越滨绥正线下和教化立交桥基础桥桩等等,都成为了哈尔滨地铁施工的特级风险源,经过哈尔滨市“7381”隧道专家、施工单位22局总工、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铁隧道院总工、上海隧道院总工等多方专家与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丛丛难关,使暗挖得以继续顺利进行。因而暗挖法花费的时间要比明挖法多出两倍,投入资金也是明挖法一倍。
地铁博物馆站主体结构封顶
地铁地下工程贯通
3
“7381”隧道改造地铁区间
哈尔滨地铁一号线是全国唯一利用大型人防工程“7381”洞体的地铁线,全程共利用5.4公里“7381”既有隧道,将其改造成地铁区间。
“7381”工程是1973年8月1日由黑龙江省委批准建设的大型人防工程,工程埋深21米、高6米、宽7.3米。主干道全长9.5公里。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在哈尔滨市地铁一期土建工程修建时,经专家论证,决定利用5.4公里“7381”既有隧道改造成地铁区间。“7381”既有隧道在建设之初,已考虑未来建设地铁的需要,但原有建设规模达不到现今地铁建设需求,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造后才能作为地铁隧道。
哈尔滨市地铁一期土建工程七标段位于南岗区,包含“三站四区间”(三站:博物馆站、龙江街站、烟厂站;四区间:铁路局站-博物馆站区间、博物馆站-龙江街站区间、龙江街站-烟厂站区间、烟厂站-工程大学站区间)。标段全长3.55公里,有3.2公里“7381”工程贯穿全线。为满足地铁区间限界要求,哈尔滨地铁工程在克服了“7381”人防隧道结构复杂、无任何竣工图,“7381”洞内多处出现渗漏水,隧道内管线密布等困难,采用单侧扩挖法及双侧扩挖法施工对“7381”隧道进行改造。

工人正在拆卸地下脚架等设施
4
地铁1号线下穿21座桥梁
地铁1号线工程需下穿地下桥、天桥、铁路桥、立交桥等不同类型桥梁。包括:宽城地下桥、哈医大二院至黑龙江大学区间的两座天桥、和兴立交桥、教化立交桥、道外十四道街地道桥等21座。
据承建单位中铁十四局哈尔滨地铁项目部经理赵合全介绍,由于盾构机需要在地下9-12米进行地下掘进,会对土层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盾构施工对桥体的影响成为此段盾构区间施工关键。为确保施工不对桥体产生影响,控制高架桥沉降在设计规定范围内,确保高架桥交通安全,在盾构机掘进通过前,需对桥梁进行顶托处理。利用钢梁和脚手架将立交桥进行支撑,并采用千斤顶对桥施加预应力,调整桥面标高,确保地铁盾构机安全下穿桥体。
另悉,继哈尔滨地铁1号线实现全线“洞通”后,11月1日,将完成剩余的轨道铺设,实现全线“轨通”;12月20日,完成供电、通风、通信、信号、安全门、自动售检票、气体灭火等13大系统的主要设备安装,实现全线“电通”;12月25日,车辆进入正线区间,开始热滑,实现“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