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家串户收割小麦、稻子
●每天工资150到200元仍供不应求
●成手“麦客”最高可赚四五千元
东北网10月11日昨天,松北区万宝镇后城村的麦田和稻田里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双榆屯的赵国颖和张丽娜在邻居家的地里干得热火朝天,像他们这样走家串户收割小麦、稻子等庄稼的“麦客”在万宝镇就有近万名。今年村里多数稻田每亩至少增产百斤,好收成让各家各户忙得不可开交,而每天工资150到200元的“麦客”更是供不应求。
挥动镰刀
赵国颖自家有几十亩地,因为不擅长种植,索性将地包给了别人,在农忙季节加入“麦客”大军。中午,已经是8岁孩子妈妈的张丽娜独自一人坐在田埂上休息,一块月饼、一瓶矿泉水就是她的午饭。家里没有地的张丽娜秋收一开始便被好几家邻居雇去收稻子。
田间午餐
旱改水后,高产的水稻让农民的钱袋鼓了起来,也给做“麦客”的农民创造了更多的赚钱机会。据了解,在这些“麦客”中,有些人把土地流转给本村村民,农闲时外出打工或从事副业,农忙时做“麦客”;还有一部分人有少量耕地,自家收获之后到种田大户家赚钱。
凯旋而归
据农业专家估算,我市约有50余万人受雇从事秋收生产。在秋收季节,一名成手“麦客”最高可赚四五千元。10月是丰收的季节,更是“麦客”们的“淘金”季!杨雪 本报记者张大巍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