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1日讯(宋娜 记者王蕊)近日,哈医大一院脊髓脊柱神经外科申报的“棘突椎板韧带复位椎管成形术在多节段髓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一等奖。这一技术的开展和应用,标志着哈医大一院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在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据项目负责人初明主任医师介绍,传统经后路进行脊髓髓内肿瘤手术,需要切除肿瘤椎体水平的椎板和棘突,由于脊柱后柱被切除,脊柱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三个节段以上的多节段髓内肿瘤患者,术后难以避免出现脊柱后凸或前凸畸形,并可导致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牵拉和瘢痕粘连椎管狭窄等并发症。而采用部分椎板切除或开窗、开门等术式虽能减少脊柱后柱结构的破坏,但明显影响显微镜下对椎管内髓内肿瘤的显露,增加手术并发症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哈医大一院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医生于2009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棘突椎板韧带复位椎管成形术在多节段髓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项目,在手术中采用铣刀铣开两侧椎板,完整保留切除节段棘突和棘上和棘间韧带,显微镜下切除髓内肿瘤,肿瘤切除后将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原位回植,用自攻钉将塑形后的四孔二维钛片固定在椎板棘突韧带复合体和相邻的两侧椎板或关节突上,由于采用分节段固定椎板,不仅完整的保留了脊柱后柱,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减少了脊柱畸形的发生,同时避免了多节段整体固定融合后,脊柱活动受限的影响。目前,哈医大一院已成功完成该类手术近百例。
脊柱神经外科的发展是我国与世界神经外科接轨的重要标志。本项目克服了传统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是对目前神经外科专业的重要补充,将对我省脊柱神经外科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