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半数中学生有“心病” 心理健康水平男强女弱 高二问题多
2012-10-14 13:01:52 来源:生活报  作者:薛宏莉 周际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0月14日讯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公布了一份针对哈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被抽查的2151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中,有近半数的人存在心理问题。而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而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却不足五成,就诊率则更低。像草莓一样脆弱的“独一代”,在生活重压和夹缝中挣扎的中青年,在孤独寂寞中徘徊的老年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种种“心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让越来越多的人直呼“伤不起”。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近日完成的《哈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抽样调查》,通过对哈市8所不同类型中学的2151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有48.86%的中学生存在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其中,13.25%的中学生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在接受问卷调查的719名初中生中,轻度及以上异常的检出率为49.37%,中度及以上异常的为14.60%;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432名高中生中,轻度及以上异常的检出率为48.60%;中度及以上异常的为12.57%。心理问题检出率自高至低依次为强迫38.20%,敌对24.63%,人际关系敏感24.05%,偏执21.17%,抑郁20.71%,焦虑15.30%,躯体化13.23%,恐怖9.78%。由此可见,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偏低。据调查,学习成绩、自感压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心理健康水平男强女弱

  在接受调查的2151名中学生中,男生984人、女生1167人。调查发现,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低于男生。

  参与此次调查的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科教科主任于凤玉介绍,导致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男强女弱的主要原因,除男、女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不同外,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高中阶段,女生面临的学业压力、社会压力要大于男生。”于凤玉说,长期以来,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男生潜力大,高中阶段成绩有飞跃的可能,而女生在这一阶段提高的空间相对较小,这潜在地影响着女生的自信心和情绪。在即将面临的高考专业选择和将来的就业中,女生也是要有明显高于男生的优势,才能获得等同于男生的机会,这些在女生适应现实和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方面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更多关注。


 

  高二时心理问题最多

  此次调查让人们对不同年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以往人们普遍认为高一、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而调查结果显示,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是14.85%,高二的是15.08%,高三的是12.26%。

  对于高二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于凤玉分析认为,高二的学生虽已摆脱了高一时的各种不适应,但会更深地体会到高中学业的压力,因为此阶段的教学内容占高中教学的大部分。另外,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高二时文、理科要分班,此时学生已经开始为将来的发展、就业做准备,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压力。同时,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往往更关注刚结束中考或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而对于高二的学生,关注度要少很多。

  职高生“自卑心理”偏高

  此次调查还按照职高、普通高中、重点高中进行了分类。调查发现,职高学生在自卑、不安、偏激方面的心理问题高于其他高中的学生。于凤玉分析认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人们重视精英教育,进而关注学生的分数、才艺。经过选拔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成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就使重点高中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压力、竞争压力、外界及自我期待的压力相对较高,同时,繁忙的学习活动导致的生活内容单调、环境闭塞也增加了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但由于重点高中受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的重视程度较高,学校资源相对丰富,信息交流及时,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比较到位,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旦暴露可以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学生则容易成为游离于人们视线的群体。虽然学业压力、外界期待等精神压力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被关注的层面低而少,学生容易产生自卑、不安、偏激的心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