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市首列地铁入轨调试 年内“车通” 明年下半年载人试运
2012-10-16 09:13:5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高宏菲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工人们将地铁车厢吊运到车辆基地轨道上

  东北网10月16日讯 15日上午,在哈尔滨地铁太平桥车辆基地内,随着一声“接车准备工作已就绪、开始起吊”的工作指令,首列地铁车辆的首节车厢从载运汽车上被吊起,放到进入地铁车库的轨道上。之后将进行静态和动态调试,为今年年底实现“车通”和明年下半年实现载客试运行做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

  地铁亮相街头引市民围观

  15日上午,当记者赶到哈尔滨地铁太平桥基地时,看到装载地铁车厢的汽车就停放在新江桥街边上,由于采取“裸运”方式,引来很多附近居民的围观。正在仔细观看地铁车门的市民陈冰表示,近几天总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地铁车的样子,没想到真实的车厢车体颜色比在网上看到的还要鲜艳好看。另一位市民用手机自拍的方式与地铁车合影,她说,以后就只能在地下才能看到这列地铁车了,现在看到很有纪念意义,一定要拍下来传给朋友们看。

  花6小时入轨入库

  在太平桥地铁基地内,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的技术人员指挥两辆大型起重机,协作共同钩住地铁一节地厢的厢体。9点58分,在试吊起地铁车厢后,两辆起重机共同将第一节地铁车厢吊起,地铁车被缓缓地放在地铁基地的实验轨道线上。长客股份公司的技术人员拆除第一辆车厢尾部车钩包装,第二辆车厢放入轨道后,两节车厢连在一起。最后将6节地铁车厢重新连成一列,由轨道上的工程车辆牵引入地铁室内车库,停入在第七股铁道上。

  据长客股份公司项目经理丁博介绍,载运地铁的车辆在进入地铁车库前,公司按预案对车辆进行了重新整队,根据一列车辆编号顺序,确定具体车厢是正进入轨还是倒进入轨;在起吊地铁车辆前,要查看起重机钩子是否放在正确的位置,钩子是否钩实;还要查看车体转向架与车身是否对位等等情况,确保车辆不受到损坏。一列地铁车六节车厢前后需花费6个小时才能全部放入轨道。

  铺轨完成9成年底“车通”

  据哈尔滨地铁车辆中心副主任邢春阳介绍,地铁列车在长客公司期间,受条件限制只能在40公里/小时的低速条件下静态调试,运抵哈尔滨地铁基地后,20名长客技术人员同行到达哈尔滨,在对车体进行重新连接后,将对车辆重新调试,并可在洞体内进行60公里/小时的高速测试的动态调试。在对车辆外观、系统功能等进行检查无问题后,正式交付哈尔滨地铁集团。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共17列102节,为地铁新标准B2型车,是国内最轻的铝合金地铁列车,每节车厢重38吨左右,比同类车轻4吨多,设计最高时速为80公里/小时,正式运行后时速预计为35公里/小时,每列地铁客车可容纳1866位乘客。

  截至接车前,太平桥车辆基地的轨道铺设工作已经完成90%以上。本月底另一列地铁车辆将运抵地铁基地,到今年年底前,还将有6列、共36节地铁车厢运抵哈市。到明年7月底前,全部17列102节地铁车厢将全部运抵哈市。今年年底将保证2—3列地铁车辆入洞参与“车通”。

  地铁运行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哈尔滨地铁集团董事长郭立杰介绍,哈尔滨地铁已建设4年,目前土建工程已实现洞体贯通,现地铁列车从长春运抵哈市,进入哈尔滨地铁基地,将使地铁运行进入实质性阶段,地铁真正通车将分成“洞通、电通、轨通、车通”四个阶段。

  地铁从入库到真正载人试运行,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技术实施过程,其中最复杂的是要将150伏的直流电转换成380伏的交流电,要通过对电力、动力、信号等系统进行重新调试,排除可能发生的故障,保证各种设备与车体衔接良好,并在洞体内联合调试十三个系统,使其连成一个体系。

  一系列的调试过程需要至少半年时间,信号系统的安全认证需要在三个月的调试后完成。今年年内可实现“车通”,明年下半年地铁列车才能进入载人试运行阶段,让市民真正亲身体验地铁车辆运行。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