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8日讯 截至10月15日,齐齐哈尔管理局秋收已经完成84%。站在田畦上,看着金黄的稻田里穿梭的接粒车,水稻种植大户刘怀志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齐齐哈尔管理局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种植水稻、玉米和马铃薯等高效作物,平均亩效益可超过750元,预计种植业可为职工增收18000万元。
该管局今年新增加水稻种植21万亩,使水稻面积达到104万亩,实现了管理局水稻种植半壁江山,也使15万亩的低产盐碱低洼地成功改造成了高产田。查哈阳农场长吉岗管理区20万亩盐碱易涝地平均单产450~500公斤。红旗种马场今年新改造的6000亩水稻,成为抗击内涝优势作物。
克山农场、富裕牧场、繁荣种畜场等农场大力推行玉米种植,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使玉米成为齐管局第二大作物。该管局今年新增加20万亩玉米种植,获得大丰收,亩效益较去年高400多元,这一调整就使农户获得8000万元的收益。
今年,该管局秋收任务223万亩,其中大豆5.4万亩、水稻104万亩,玉米(含青贮)70万亩,各类经济作物42万亩,由于秋季降雨量多面广,造成三秋工作困难加大。
为此,全管局共出动水稻机联合收获机549台、履带收获机431台,玉米收获机160台,大豆联合收获机549台,整地机械2100台,每天出动机车作业1202台,人员10820人。各场采取因地制宜原则,挑选作物成熟地块,合理调配人机力量确定收获时间。抓住晴好有利天气,组织机械力量和人员及时抢收,并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克服等靠思想,突出抢字,人机齐上,适时收获。尽可能为秋整地、秋起垄争取时间。
截至目前,大豆、水稻和青贮已全部收获完成,玉米、经济作物10月20日前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