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9日讯 近年来,北安市创新思路,精心谋划,重点推进医疗改革这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新农合制度建设逐步加快,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渐趋均等化,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医改工作进展良好,成效惠及广大普通百姓。
新农合保障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巩固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连续3年达到100%。扩大了门诊统筹实施范围,2011年累计补偿门诊统筹资金、门诊统筹预拨医药费335万元。将20种重特大疾病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并将报销标准提高到医疗总费用的70%。2011年,民政部门为全市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户共计8955人缴纳了参合费。参合农民在黑河市所属区域内就医不需办理转诊手续,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实现全覆盖。2011年全市9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2年4月,全市120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药品零差价销售。采购基本药物达到240个品种410多个品规。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北安市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房屋、设备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建设。先后投入资金80万元对铁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建设改造;每年投入20万元,为兆麟、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个服务站租赁了办公用房;去年通过向上积极争取资金247万元新建了600平方米的和平社区服务中心,今年年底将交付使用;投入资金520万元对庆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房屋改造和设备更新,达到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目前已经通过验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3年来,北安市共投入1734万元,对11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新建、改建和扩建。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投入,今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比2011年增加了10元。对所有参与到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者、业务人员、乡村医生进行全面培训,并向群众发放卫生服务明白卡40万张。严格执行10类41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到服务特色化、管理规范化、随访制度化、协同一体化。
此外,北安市还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深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在6家医院和11个乡镇卫生院均组建了巡回医疗小分队;为方便群众就医,在北安市人民医院建立了预约诊疗制度,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开展了按病种收费的试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