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9日讯 最近,家住让胡路七区的居民陈凤霞,准备把住了20年的老房子重新装修一下。
让胡路的老区改造项目。记者 梁长海 摄
“以前总觉得住在老区,没必要装修了。今年整个小区都改造了,建了公园,铺了草坪,楼房内外都重新粉刷了,我琢磨着把家里也装修一下,再住一回‘新房儿’。”她对记者说。
今年,大庆市像陈凤霞一样“换新房”的居民有10万人。环境好了、房子增值了、百姓乐了,老居住区改造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建新城、改旧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民生优先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将财政资金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和民生工程倾斜,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昨日,记者在市城管委了解到,全市今年计划投资12.3亿元,对21个老居住区的403栋楼房实施综合改造整治,主要对水、暖等地下管网,道路、铺装、停车、绿化等地上环境,以及房屋本体和沿街景观进行了改造。
老商铺换新装、老社区换新颜。今年,市政府对经六街进行地下管网、地上铺装、楼体外立面装饰等改造;让胡路区和油田大企业对西城区高专、拥军一小区、开发小区以及中央大街等进行了改造;龙凤对建安集团、筑安集团职工居住区、龙凤镇龙福小区等实施综合改造;大同区对大同二小区实施屋面及环境改造;高新区对黎明、振富、程宇小区进行道路及屋面防水改造,进一步完善老区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基础设施。
据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老居住区改造工程已完成整体工程90%左右,预计本月末完成全部改造任务,11月末完成乔木栽植,明年春季进行绿化。
据统计,我市共有360多个住宅小区,其中近200个属于老居住区。这些老区存在规划不合理、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人居环境较差。自2003年“百区改造”工程启动以来,市、区政府,中直大企业和相关产权单位已累计投资55.08亿元(不包括今年投资),对全市159个老居住区实施了环境改造,老区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优化城乡品质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我市将持续改造老居住区,全面完成市区内55个老居住区的改造提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