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9日讯 自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全省14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之一,爱辉区积极探索、扎实工作,截至今年9月,全区共有25962人参保,参保率93%;为6498名老年人发放养老金1163万元。2010、2011年被评为全省首批“新农保”试点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6月,代表全省接受国家社保中心检查并获得好评,办公大厅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2012年又被评为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作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单位,为确保这项惠民工程有序稳妥地实施,爱辉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地方社保局、财政局、人社局等24个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11个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建立了区、乡、村三级办事机构,出台了《爱辉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将新农保工作纳入十项利民行动和绩效考核中,以体系建设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在“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大会上详细解读相关政策,对乡村180余名经办人员和乡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试点过程中,共参加和举办“乡村经办人员培训班”11次、培训350余人次,不断提高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村协办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业务尖子的标杆和示范作用,不断加强办保能力建设;积极落实办公经费和参保补贴资金,全区投入办公启动资金60万元,区政府为322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代缴了当年和往年最低标准全部保费,及时为25962名参保农民拨付参保补贴157万元。
为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爱辉区加强协调,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了戮力同心、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各乡镇党委、政府妥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使各自的新农保工作顺利进行;乡镇政府争取公安边防派出所的支持,在调查摸底阶段及时提供翔实数据,并按村按年龄结构归类打印成册,并为6300多名在外务工、居住和没有身份证的参保农民提供了户籍证明;区残联组织专家组深入乡镇、村屯做好残疾评定工作,为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参保出具充分的依据;区农村商业银行利用休息日或延长工作时间积极开展工作,并在边远的二站乡增设网点,开办储蓄业务,为农民参保提供方便。区地方社保局组织人员分赴11个乡镇和13个较大的、有代表性的行政村为2300多名村民讲解新农保政策,各乡镇成立动员小组进村入户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详尽了解新农保惠民政策。爱辉区乡镇多处于山区和半山区,农民参保缴费多有不便,区地方社保局多次与乡镇、村屯协调,动员山区乡镇、村屯的经办人员、党员和村干部为缴费困难的参保农民代收代存保费;在局一楼大厅设置了两台信息采集设备,安排专人采集了全区4500多名定居城市参保农民的个人信息。目前已完成25885人的信息采集,其中25785人的社会保障卡已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