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佳木斯10月22日讯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科学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制度+科技+网络”村务监管工作新模式———“阳光村务工程”信息化建设在全市各县(市)区、乡镇、村屯全面铺开和推进。
“阳光村务工程”信息化建设是通过电脑、电子触摸屏、显示屏及相关配套设施与互联网服务器的连接,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涉农事务办公自动化,村务管理民主化和村务公开日常化,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更便捷、更直接、更真实了解到各项农村事务,更全面、更严格、更有效地对基层干部实行监督。
创建“阳光村务工程”网以推进这项工作的载体和平台。佳木斯“阳光村务工程”网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63个乡镇、1296个村屯。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依托佳木斯“阳光村务工程”网站建设一个集公开、监督、查询、诉求、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阳光村务工程”信息网络公开平台。网站使用统一开发的软件,共设置“农村三资管理监控系统”、“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系统”、“农村便民服务系统”、“视频互动系统”、“村级重大事项流程化监管系统”、“涉农资金监管系统”、“纪检监察举报预警问责系统”、“农村三职干部管理系统”八大系统和“农村资源共享、土地流转服务、阳光农廉服务、农村集体三资公开、农村三职干部管理和农作物种植面积查询”六大公开平台。
在推进过程中,我市对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制度统一了标准。其中着重向群众公开六方面内容:公开国家有关强农惠农的政策法规;公开村“两委”干部任期目标、阶段性工作重点及工作承诺;公开涉农事项办事流程;公开涉农成员单位支农项目确定和资金分配;公开农村村务重大事项;公开农村财务收支及债权债务情况。在学习富锦市“阳光村务工程”信息化建设经验做法后,目前,各相关县(市)区对拟公开信息进行审核把关,全部录入到软件系统,10月底,初步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阳光村务工程”网站群。市级“阳光村务工程”信息化建设网与市电子监察平台进行同步建设。11、12月进行检查验收和整改完善,使“阳光村务工程”信息网络公开监管体系步入良性运行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