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牡丹江10月24日讯 为深入贯彻省委书记吉炳轩在牡丹江市调研时提出的新区要区别于老城区建设,与老城区一样就没有意义,新区建设要充分体现“新”字的讲话精神,高标准推进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规划建设,10月2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晶川带队赴河南省郑州市,深入学习考察郑州新区规划和建设经验,进一步更新理念,拓宽视野,不断提升我市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拓展空间、积蓄后劲。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郑州市委副书记王璋,组织部长高建慧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郑州市政府副市长、郑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公乐,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吴福民等陪同考察。
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玉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葛民,以及市开发区、市规划局、阳明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学习考察。
郑州新区始建于2009年,规划面积约1840平方公里,下辖郑东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牟产业园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和中牟县“五区一县”。郑州新区自2009年成立以来,坚持协调推进规划编制、组团开发、项目建设、城镇化等重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郑州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已有80多家金融机构、4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
学习考察期间,张晶川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中原福塔、郑州新区规划展览馆、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和音乐厅、国际会展中心、郑州会展宾馆、郑州东站等项目,并与郑州新区领导进行座谈,全面了解新区建设情况,仔细听取经验介绍,并就新区规划、拆迁招商、产业布局、管理体制以及生态水系和航空港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晶川对郑州市委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切身感受到了郑州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郑州新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引入了生态城市、环形城市、共生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等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亮点突出,打造了中原福塔、绿地会展宾馆、艺术中心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地标性建筑,充分展现了新的理念、新的规划、新的产业、新的建筑,呈现出了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发展成果令人震憾。郑州新区的工作理念和经验使我们深受启发,此次考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真经。
张晶川简要介绍了我市新区的基本情况,他说,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拉开城市框架,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提出建设科技新城、西部新城、北部新城、阳明新城,推进城市南延西拓、产业东移北进,北部新城规划50平方公里,西部新城规划4.7平方公里,阳明新城规划27平方公里,江南新城规划33平方公里,总规划超过一百平方公里的新城建设必将使牡丹江“脱胎换骨”,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产业项目承载力。
张晶川强调,当前,牡丹江开发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四个新区同步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拉开牡丹江城市框架、提升城市能级、推动“五城建设”意义都十分重大。落实好吉炳轩书记的讲话精神,新区怎样体现出一个“新”字,以往的经验和这次学习考察告诉我们:要有新理念,统筹考虑新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实现人城、产城、生态城市的有机融合;要有新规划,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用现代化、国际化视野高标准规划,不留历史遗憾;要有新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融资能力,多渠道、多元化融资,保障新区建设良性发展;要有新建筑,充分体现新颖、独特的建筑风格,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标性建筑群;要有新产业,加快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合理布局,以产业的聚集支撑新区发展。
学习考察过程中,张晶川还要求有关部门要切实运用学到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实际工作,运用先进的理念,精心规划设计,加速推进建设,特别要注重研究开发区内的水系开发、牡丹峰公路与江南新区衔接等具体问题,全面提升新区建设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