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31日讯 鹤岗市城乡结构特点鲜明,市民多,农民少。目前,鹤岗市有农民1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城市化水平超过80%。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鹤岗市被列入区域中心较大城市和率先实现区域城镇化体系,以此为契机,鹤岗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牢基础。
东山区东方红乡兴华村村干部对村民孙占宏说,有了这个章咱这就是城市户口,和城里人享受同样待遇。柏常海 摄
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村的居民楼。
今年,鹤岗市大力实施“以城乡‘九统一’为突破口、以‘三集中’为载体、以‘四化’为标志、构建‘六大体系’、实施‘八大’工程”的“93468”总体战略,改革城乡管理体制机制,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规划先行
城乡一体化进入加速期
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通盘谋划,规划先行,鹤岗市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出10年规划。第一阶段是快速推进阶段,利用3年时间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二阶段利用2年时间巩固提高;第三阶段是再用5年时间全面提升,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大改革,鹤岗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城乡一体化道路,这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鹤岗市委书记杜吉明说。
今年,鹤岗市明确了以“九统一”、“三集中”、“四化”为核心内容的城乡一体化路线图,科学谋划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建设布局。“九统一”是:城乡户籍统一、低保标准统一、优抚标准统一、医疗救助标准统一、交通意外伤亡赔偿统一、社会保障统一、劳动力就业培训统一、教育资源配置统一、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统一。“三集中”是: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四化”是: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据了解,鹤岗市东山、兴安两区已于3月末率先实现了“九统一”,绥滨县4月末提前8个月完成了“九统一”,萝北县也在6月份提前半年完成,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书”,预计到2014年,鹤岗市将全面实现“九统一、三集中、四化”,在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率先实现高标准城乡一体化。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00万人,其余生活在农村的10万人达到与城市生活相当的水平,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持平,全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目前,鹤岗市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加快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步入城乡一体化加速期。
产业谋划
“三集中”、“大合作”调优结构
鹤岗市还通过“三集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工业向园区集中上,加快“两城一带十大园区”建设,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在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上,目前已有60个村125万亩实现规模经营。在加快人口向城镇集中上,重点实施了鹤南工业新城、松鹤新区两个城市新区和12个省市级试点镇和城关镇、中心镇建设,大力推进中心村改造和撤屯并村,按照占补平衡、综合利用的原则,把空置出来的宅基地进行复垦或作为城市拓展、产业发展用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
鹤岗市还大力推进区域大合作建设,今年重点推进81个合作项目,重点在大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发展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对俄经贸、边疆文化强市、环境保护、人才交流八个方面深化合作,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在具体实施上,鹤岗市将实施规划编制工程、中心村建设工程、小城镇建设工程、城市升级改造工程、现代农业工程、非农产业工程、园区建设工程、民生工程,8个工程共203个项目,总投资157.2亿元。
民生优先 “九统一”领路城乡统筹
鹤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紧紧抓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这一根本,不断完善社会民生事业普惠城乡。为此,鹤岗市以城乡“九统一”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目前,东山、兴安两区和绥滨县、萝北县已陆续实现了“九统一”。户籍统一,采取农民户口加盖“城市居民家庭户口”印章、底档不改的方式实现户籍统一,市郊2万多户农民已基本完成户籍登记盖章。统一交通意外伤亡赔偿,随着户籍统一,农民自然按照城市居民赔偿标准实行。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低保对象4200人的低保证和低保折全部更换完毕,低保标准由月人均105元提高到286元。统一优抚标准,农村优抚对象240人的补助标准由每年4848元提高到9630元。统一医疗救助标准,农民大病救助二次报销上限由5000元提高到8000元,与市民统一。统一社会保障,农民在享受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政策基础上,可同样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民现行“新农合”政策是个人50元/年,同样可享受个人缴费140元/月城镇居民医保政策。统一劳动力就业培训。统一教育资源配置,农村小学、初中年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00元和750元,高于城市,已有6所城区学校的12名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统一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村卫生所均达到标准,村医均具备执业资格,4个乡镇卫生院和40个行政村卫生所业务管理与社区一致,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全部配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服务“三农” “四化”水平逐步提高
按照战略规划,鹤岗市将构建城乡一体化6个体系,即:构建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随着“九统一”和“三集中”任务的落实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项社会事业的加快发展,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化”水平逐步提高。鹤岗市重点实施鹤南工业新城、松鹤新区两个城市新区建设,提高主城区牵动力。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突出抓名山镇、太平沟黄金古镇2个旅游名镇,忠仁镇、新华镇、五道岗农场3个省市级试点镇,绥滨镇、凤翔镇、红旗镇、绥东镇等12个中心镇建设,提高小城镇的辐射力。加快撤屯并村步伐,通过中心村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今年仅市郊就有10个中心村启动了整村改造建设。
在加快农业现代化方面,鹤岗市在全面推进农业“八化”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建设及区域大合作等工作。
巩固土地规模经营成果,鹤岗市总结60个试点村的经验,大力推广合作社经营模式,在实现整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发挥机械化、科技化优势,提高土地生产效益。今年鹤岗市、县、区拿出资金专门扶持合作社建设,计划用两年时间,建好100个高标准大型农民合作社,把全市212个村的耕地连片整合到80个村,实现全市土地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旱田实现机械化全覆盖,到2013年农业生产将具备全面机械化条件。大力推进农业水利化建设,灌溉面积新增94万亩,达到255.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