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日讯(田晓亮 记者张隽珊)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危难之际快速到达现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营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他们默默无闻用行动感染着人民,感动着龙江。

支队长李传军与官兵一同建设营区。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跑遍了19个区(局),协调他们对部分原有消防队伍进行了合理整合,有的全部保留,成立森林扑火队,同时协调当地政府对其他人员也进行了合理安排,保障无一人因现役部队进驻而失业下岗。”李传军说道。

消防队员在竞赛中奋力拼搏。
2009年以前,伊春市共有63台执勤车辆,其中24台超期服役,平均每个中队实有1.4台可用执勤车辆,灭火防护装备很少,仅能满足灭火工作的基本需要、抢险救援等特种装备几乎为零,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为此,李传军与后勤部门专门制定了《伊春市城镇防火工程建设方案》,逐步加大了消防车辆装备器材建设力度,大力优化车辆器材及基层指战员个人防护装备,先后购置了各种消防车辆55台,行政车辆26台,常规器材及防护装备10000余件套,有效提升了部队灭火和抢险救援的能力。

消防知识走进校园。
2009年2月21日,大批官兵正式进驻基层大队。针对灭火救援实战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李传军在全市范围内先后部署开展了“提高战术水平,增强实战能力”竞赛、打造铁军苦练100天、灭火救援理论培训班等50余项专项活动。
进驻当年,他率领支队指战员先后胜利完成了“4•27”森林大火扑救战斗中火线阻击、残火扑救等任务,并指挥官兵在铁力大桥倒塌、抗洪救灾等战斗中,共抢救被困群众近百名,迅速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伊春百姓的认可。

崭新的营房装备。
2010年,支队挂牌成立了“伊春市应急救援支队”,组建了消防搜救犬队并投入执勤,部队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在“8•16”鞭炮厂爆炸抢险救援行动中,李传军果断布置了“救人、防爆、控火同时进行”、“平面控火,立体水幕防止飞火窜入库房,严防发生爆炸”等战术,指挥并参与抢救轻重伤员40人,挖掘遇难者遗体12具,成功保护了内存47.7吨黑火药的原料库和成品库,以及2.2万立方米木材原料、200余户居民的安全,疏散群众4000余人,扑灭燃烧区面积2.8万平方米,参战官兵无一伤亡。2010年,支队高票当选了2010“感动龙江”年度群体和“感动伊春”特别奖;市政府授予消防支队“保卫林都平安功勋集体”荣誉称号;支队和伊春区大队被公安部记集体二等功。

铁军比武班组。
伊春支队进驻四年来,无一起重大违纪案件发生,这与李传军以贯彻落实“两个文件”为主线的纪检工作方针密不可分。四年来,李传军对基层大队明察暗访50余次,发送廉政提示短信180条,在干部晋职调整等环节做到了纪委全程监督;邀请各界人士走进警营座谈25次;设立了廉政举报箱,公布了举报电话,依托一体化服务平台在消防互联网上设立了举报投诉平台;开展了廉政征文、主题演讲、书法摄影比赛等活动,有效推动了部队的廉政建设。
此外,支队还通过建立网络办公平台,简化工作程序,制作发放警民联系卡,设立执法监督举报电话,公开执法办案程序,制定实施《便民利民十三项工作措施》,提高社会满意度。在市政府举办的“百企万民评服务”活动中,支队连续三年蝉联榜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的辛勤付出,离不开他的精心指导,他始终坚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领导作风,用无声的语言和真实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