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地下20米探访哈市地铁“1号线” 6日可实现轨通
2012-11-03 10:04:19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孙彤 刘希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3日讯 随着地铁1号线隧道的贯通,铺轨工作也已接近尾声。2日,记者从地铁1号线铁路局站进入隧道,进行走访。按照施工进度,地铁1号线正线预计本月6日便可实现轨通。博物馆站区域正在恢复路面,预计下周可恢复正常通车。

  学府路哈理工大学地铁站台出入站亭。记者 刘达齐 摄

  地下一层开始装修

  昨天,记者从位于西大直街与耀景街交口处地铁1号线铁路局站入口进入地铁隧道,最深处达20米。

  进入隧道可以看到,铁路局站为二层结构,地下一层为服务层。将来,市民可在此购买车票。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市民将在此候车。这里墙壁的装修颜色为暗红色,中间为金属制作出墨绿色的拱门,天花板以墨绿色和白色为主,打造出层次分明的方形。

  铁轨减震就像“席梦思”

  地下二层是利用“7381”工程建立起来的隧道,向西可前往教化广场站、向东可前往博物馆站。在地铁1号线施工中,部分利用“7381”隧道的车站,铁轨左线、右线并排铺设,站台则分列铁轨两侧,铁轨将站台一分为二,属于侧式站台。包括铁路局站、博物馆站在内,从烟厂至西大桥段共6处车站,均为侧式站台。据介绍,此处地铁1号线距博物馆站仅剩400米轨道尚未铺完。

  据中铁一局哈尔滨地铁项目部副经理曹爱民介绍,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最早在本月6日便可完成最后400米的轨道铺设,继地铁1号线10月份实现洞通后,迎来又一个重大施工节点——正线轨通,为年内实现通车奠定基础。

  曹爱民说,铁轨采用了无缝线路焊接等工艺,在普通减震方式的基础上,轨道在减震器的铁片中间,施工单位又加入了一层胶垫,这就像席梦思床垫一样起到减震效果。

  博物馆区域开始恢复路面

  从铁路局站漫步至博物馆站,约近半小时,而当地铁运行后,列车时速将达每小时35公里,这不到1公里路程,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儿。

  记者了解到,博物馆站是地铁1号线与2号线的“T”字换乘站,车站主体为地下四层双柱三跨箱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一层为还建地下商业开发层,地下二层为1、2号线站厅层及部分还建地下商业开发层,地下三层为2号线站台层,地下四层为1号线车站站台层。从铁路局走来,记者便身处博物馆站的地下四层。

  返到地面后,记者看到,东大直街部分路面已开始恢复。据了解,预计下周东大直街将恢复交通。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