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行政效能“考卷”为发展“增分”
2012-11-03 11:29:2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于林波 孙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3日讯  “建立明晰的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3分,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缺位、错位、越位问题——4分,改变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决策,绩效明显——6分……”这张名为《全市行政效能建设标准化“6+X”验收细则》的“考卷”,把牡丹江市数十个部门、几百个科室的优劣奖惩变成了具体考分。“大考”面前,各部门行政效能的高下一目了然。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效能,是增强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面对全省上下竞相发展的态势,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认为,环境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要想加快发展,一方面要突破经济发展当中的要素瓶劲制约,另一方面,就是要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6+X”,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考核网

  “提高效率,完善标准,狠抓落实”——年初在牡丹江市提出的十项重点工作中,开展“环境效能专项行动”赫然在列。

  行政效能建设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其中“制定标准”是关键点。为此,牡丹江市学习先进地区打造“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做法,研究制定了岗位职责、制度标准、依法行政、流程控制、监督评价、成果运用六大体系,及各部门和各单位根据自身服务特性延伸拓展的创新工作的行政效能建设标准化“6+X”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广,一项用标准管人、管事、管长远的工作就此展开。

  “6+X”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权责明晰;完善制度标准,做到系统规范;加强依法规范,做到诚信公正;建立流程模板,做到运转高效;强化监督评价,做到落实执行;注重成果运用,做到奖惩分明;创新工作举措,做到高标定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考核网络经纬交织,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权力行使的自由度和随意性。


  牡丹江“市县联动、全员覆盖”,全力打造投资政策最优、投资成本最低、审批限制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城市这一目标。7000平方米的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建成投付使用,设置办事窗口100个,承办投资、基建、社会管理三大类295项行政审批事项,形成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行政服务平台;“两集中三到位三减少两提高”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减至188项,一般项目审批程序总体上减少四分之一,审批时限减少三分之一,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削减52项;选择41个具有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公共资源配置权的部门开展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建立规范权力运行制度1033项,配套制度104项,并全部在部门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

   “全覆盖”,建立起凡事有人监督的工作模式

  牡丹江市提高行政效能的标准是没有漏点的全覆盖。今年,在每位市委、市政府领导手中都有一张“责任卡”,对全市重点工作全部分解到位,每个月的任务目标、进展情况一目了然。上至市领导,下至普通干部,任务清晰,责任明确,形成了全员抓落实、抓推进的工作合力,形成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工作模式。

  全方位监督模式既是压力更是动力,牡丹江市各部门在加快发展面前纷纷创造了“一招鲜”式的工作。

  为优化纳税服务,市地税局全面推行“一窗通办”,先后制定实施了28个标准化的税收征管模式和办法,创新了权力监控模式,实现了征管工作的规范统一。

  市交通运输局按照“一项职权一张流程图”和“一项权力一项制度”的要求,编制完成了《规范权力运行制度汇编》,做到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市编办在全市确定的28个部门165个重点岗位,推行了重点岗位工作审批流程模板,按照“减程序、减时间、减费用”的原则,所有办事程序、办事时限都要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严格执行收费标准。

  市房产局产权管理处,以阳光、制度、科技+责任追究的“3+1”监管模式为手段,精心打造“阳光”窗口,使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监督渠道更加畅通。

  环境效能专项行动,助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新突破

  为了克服“抓一抓就好一好,放一放就差许多”的弊病,牡丹江把环境效能建设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年初,成立了以市纪检委为牵头部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广泛开展了“治庸提素质、治懒提效率、治散提干劲、治奢提风气、治乱提标准”的“五治五提”环境效能专项行动,出台了机关风纪“十条”禁令,首次以“禁令”的形式对机关人员工作时间的行为、形象、服务、要求做出了严格规范。

  为了加大督查力度,牡丹江建立了以市纪委、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协同作战的“大督查”工作机制,聘请41名行政效能社会监督员,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在全市范围内织就了一张点线结合、深化落实的行政效能建设标准化监督网络。截至目前,共查办各类涉环涉效违法违纪案件18起,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46起。

  同时,他们强化服务,积极开展“双百”活动,选取了全市100户纳税大户和重点企业、100个社区(村屯),发放了“百企评议直通问卷”,建立了“百家社情民意联系点”,开通了百条“百姓民生直通线”,建立了与市直重大项目、骨干企业、重点工作双向联系“三个直通车”,对市级32家骨干和重点企业及45个重大项目进行包扶。

  环境效能建设的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干部职工创造力得以发挥,执行力得以增强,凝聚力得以提高,使牡丹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创新、突破。 


  该市阳明区求实创新,创造了发展城区经济的“阳明现象”,成为国家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省市共抓发展城区经济重点区,建有全省第一家由城区兴办的省级开发区,被省政府批准享受建制县政策;三路三桥、三溪一河、十大公园等十大城建工程快速推进;园区项目建设全面提速,荒沟电站、哈牡高铁、镜泊湖旅游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取得实质进展;政府果断出手主导建设了百万平方米保障房,实现主导开发项目向棚户区改造和净地收储集中;政府性融资取得历史性突破……

  正如牡丹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沙广华所说的那样,牡丹江通过环境效能建设,形成了提高效率、狠抓落实、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创造了一个更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力推动了“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建设,使效能建设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