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漠河北极村一村民告别25年“黑户”身份
2012-11-07 15:41: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邱小平 邵浦珉 李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7日讯(邱小平 邵浦珉 记者 李博) 25年来,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镇北极村的孙艳华一直过着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的日子。由于长期人户分离,导致户口被注销,孙艳华无法安排工作,无法缴纳养老保险,幸好,北极边防派出所发现了这一情况,经过边防民警4个多月的努力,孙艳华终于告别了“黑户”身份。

  1987年夏天,孙艳华随哥哥一起,从老家黑龙江省兰西县移新乡来到漠河县北极镇生活,1991年,她嫁给了北极镇北极村农民史友三,次年有了儿子,一家三口守着12亩良田,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怡然自乐,她也再没回过兰西。

  今年6月,由于北极镇旅游开发的兴起,孙艳华所在村的土地被集体征收,户籍人员全部转到镇属企业上班,除了发日常工资、补偿款外,政府还为每人缴纳养老保险金,这对于村里的群众来说,无疑是极好的消息。

  然而,孙艳华却高兴不起来,25年来,户口问题始终是她的一块心病。20多年前,她曾经让老家的人打听过,但当地派出所说她的户口已经被注销,她想自己也不出门,有没有户口无所谓,也就没再过问。

  孙艳华和丈夫史友三来到了北极边防派出所求助,孙艳华对户籍民警赵鲁杰说:“没有户口,我就没有地种,没有工作,没有养老金,我下半辈子就没法过了。”

  赵鲁杰在电脑里面仔细查找,果然没有找到孙艳华的户籍信息,他联系兰西县户政部门,收到的答复是:孙艳华之前居住的移新乡已经合并到远大乡,由于她长期不在兰西,乡镇合并时候她的户口底卡没有列入移交,没有户籍底卡也找不到本人,后来她的户口被注销。

  赵鲁杰觉得问题比较棘手,就上报给了所领导,所长刘峰第一时间向漠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联系,汇报了孙艳华的情况,治安大队建议,孙艳华先到兰西县恢复户口,然后办理迁移手续到北极镇。

  专门回兰西办个户口,这趟差旅费对于孙艳华来说还是笔不小的开销。她通过电话咨询兰西县公安局户政部门,当地户政部门说她已经多年不在兰西居住,户口恢复很困难。

  孙艳华有点绝望了,没有户口,也没有工作,这日子咋过啊!那段时间,史友三、孙艳华夫妇成天唉声叹气,刘峰有些坐不住了,他召集民警为孙艳华的户口问题出出主意。

  赵鲁杰说,如果孙艳华的户口在本地补录入户,需要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审批,针对孙艳华的特殊情况,可以把她的材料呈报上去,专程汇报,也许能批下来。

  说干就干,赵鲁杰辗转联系到孙艳华以前村的村干部、邻居以及派出所民警,通过他们出具证明材料,证实孙艳华的确是兰西人,他还找到北极村村委会、孙艳华现在的邻居出具证明,与兰西县的材料互相印证,在收集翔实材料的基础上,北极边防派出所专门就孙艳华的户口问题向漠河县公安局提出申请,并专程派人到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治安支队汇报情况。

  孙艳华的户口还牵动着黑龙江省边防总队总队长史祯平的心,8月25日,在北极边防派出所当兵锻炼的史祯平总队长得知此事后,嘱托北极边防派出所要把为群众办户口当大事来办,坚定为民服务的决心和勇气,坚定爱民固边的承诺和信念,为群众谋福利。

  10月23日,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终于批准了孙艳华的入户申请,10月24日,北极边防派出所刘峰所长、民警赵鲁杰把新办理的户口本给她送到家。

  “25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户口,我终于成了真正的北极人了。”看着崭新的户口本,孙艳华喜极而泣。10月27日,孙艳华办理了身份证,同时,她的户籍材料也呈报当地劳动部门审核,当地开始为她安排工作,缴纳养老保险金,11月5日,孙艳华终于到北极镇环卫大队开始上班了。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