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0日讯(鹤政研 陆铁男 记者孙晓锐)9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我省代表、鹤岗市委书记杜吉明在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十八大代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履行好一个代表的职责,把鹤岗百万人民的心声带到大会。作为资源型城市、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城市,鹤岗城市转型任重道远,民生普惠难度很大,社会进步任务繁重,安全稳定风险较多,我们希望这次会议能对我们这样的城市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怀和支持。我们更希望,这次大会在政治体制改革、非公组织党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改革难点上迈出更大的步子,在解决分配不公、物价上涨、食品安全等问题上制定更硬的措施,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上彰显更大的力度,体现出我们党领导改革发展的理论创新“增量”,展示出执政理念和方略的“力量”,凸显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份量”,从而使这次大会成为塑灵魂、聚人心、鼓士气的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发展的大会。

十八大代表、鹤岗市委书记杜吉明。
杜吉明代表说,近年来,鹤岗市结合实际,确立了以“跨跃发展、城市转型、产业立市、城乡一体、城市拓展、区域合作、区域中心”七大主干战略为核心的全新发展思路,有力指导了鹤岗的发展实践,全面推动了鹤岗整体工作实现新突破:做强煤电化工、高端石墨、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新建了200余个重点工业项目,加速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步伐;实施“南兴、北开、东治、西拓、中升”城市五大战略,推进了300平方公里工业新城、城市新区建设,打破了建市68年来的城市旧格局;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三农”工作总的统领,实施了小城镇建设、土地规模流转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初步实现了城乡普惠均等,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1200元;连续实施惠民利民的“十项工程、百件实事”,一年来建设保障性住房7万套。艰辛付出拚来可喜收获。2011年,鹤岗综合排名跃入全省先进行列。今年前九个月,GDP增长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全省第三,公共财政收入全省第五,工业增加值全省第四,城镇居民收入全省第一。
杜吉明代表说,回去以后,要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要在三个重点难点上进行突破。一是要加快城市创新转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经济转型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区域共建为载体,实施“立足煤炭,延伸产业链条;跳出煤炭,培育新兴产业;服务城市,实现多元发展”的转型战略,力争五年内实现“煤与非煤主辅换位”的目标,构建起既能发挥多元主体资源优势,又能彰显城市竞争力的实体经济根基。二是实现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全面实施“93668”工程,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欠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9”就是“九统一”。即在城乡户籍、低保标准、优抚标准、医疗救助标准、交通意外伤亡赔偿、社会保障、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资源配置、公共卫生医疗服务9个方面实现市县统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3”就是“三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优化配置城乡资源,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6”就是“六项改革”,即在公共财政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强镇扩权、融资体制、行政管理六个方面深化改革,为城乡一体化注入新动力。“6”就是“六个一体化”,即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6个方面实现一体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8”就是“八大任务”,即以农民市民化、现代农业建设、产业园建设、中心村建设、新城镇建设、主副城区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8项任务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载体。三是建成龙江区域中心较大城市。建设区域中心较大城市,是黑龙江省十一次党代会对鹤岗作出的新定位。我们将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实施“一核带动、四轮驱动、辐射周边、融入纵深”的建设模式,力争五年内把鹤岗建设成为“两江一岭”(黑龙江、松花江、小兴安岭)率先实现城镇化的金三角、“大三江经济区”(西部小兴安岭,南部张广才岭、老爷岭、长白山,东部完达山,北部黑龙江围成)快速跨跃的增长极、东北东部(12+2)合作带的北端融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