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泰来县文化惠民 百姓乐享
2012-11-12 10:18:3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郑伟志 董云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12日讯 近年来,泰来县初步构建了以辽金文化、抗战文化、抗洪文化、湿地文化“四种文化”为支撑,百姓文化为基础,民生文化为根本的文化发展格局,从城市的街道、社区,到乡镇、村落,人们可以随时走进文化,享受文化,文化的和煦春风,润物无声地吹拂着泰来大地。

  四种文化筑发展新格局

  构筑集辽金文化、抗战文化、抗洪文化、湿地文化“四种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新格局,用“文化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是近年来泰来的发展理念与思路。

  红色抗战文化,熔铸民族之魂。1931年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华民族有组织、具规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为全面挖掘江桥抗战这份宝贵的历史资源,泰来县投资830余万元,建设了江桥抗战纪念公园和纪念馆。自2008年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参观者100余万人次。

  辽金古城文化,传承文明之风。泰来县塔子城是我省现存辽金时代规模较大的三大古城之一,也是迄今仍有人居住的古城之一。为传承辽金文化,创建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泰来县投资970万元建设“辽金文化”广场和“塔子城遗址博物馆”、恢复建设“辽塔”,对破损的四座城门及保护标志进行修缮。

  抗洪旅游文化,汇聚发展之力。1998年夏,嫩江流域遭受百年一遇洪水侵袭。泰来县15个乡镇受灾,1万余群众无家可归。为安置灾民,泰来县在大兴镇西北4公里处的高岗上建临时灾民房,命名其为“洪生新村”。为弘扬抗洪精神,泰来县投资380万元建设了中国九八抗洪纪念馆,建成5000平方米的抗洪纪念广场,大力发展抗洪旅游文化产业。

  湿地旅游文化,彰显生态之美。泰来县泰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泰来县城东侧,总面积1365公顷,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2002年泰来县投资4425万元建设泰湖公园。公园的建设,对湿地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成为泰来递给世人的一张亮丽名片。

  活力四射文化扮靓生活

  年逾六旬老人们表演的戏曲有板有眼,腔调十足;孩子们面对摄像机镜头翩翩起舞,丝毫不怯场……在泰来县人民文化宫文艺演出现场,“明星”们一登台亮相就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这是泰来县群众文化展示的一角。

  据介绍,享有“中国诗词之乡”美誉的泰来县,为让群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入开展诗词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的“六进”活动。相继成立了泰来诗词协会、泰来书画院等社会团体5个,建有诗社158个,拥有诗词爱好者两万余人。2012年开展的以“百姓文化、百年泰来、百姓舞台”为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共举办专场演出26场次;举办象棋赛、风筝赛等系列文体活动330场次。

  据了解,泰来县现有国安艺术团、女子乐队等文艺团队57支,演员达3000余人,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节,走乡串村为乡亲们免费表演,搅活了乡村文艺大舞台。为扶持这些文艺队发展,泰来县为12个文化中心配备了200多件文艺器材,投资8万元在三处广场搭建了活动舞台、安装音响。

  蓬勃开展的独具区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在扮靓群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春风化雨尽享泰来之美

  “香格里拉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也许我已经来到你的身旁”,优美的歌声从泰来县文化宫的排练厅传出,百余名文艺爱好者正在这里排练大合唱《香格里拉》。据泰来县中老年红歌合唱团团长杨学让介绍,合唱团的160多名团员每天都在这里排练节目。

  2011年,泰来县对始建于1960年的人民文化宫进行维修加固。2011年9月免费开放以来,承办各种演出26场,接待群众1.8万余人次。

  文化宫的改建和免费开放只是泰来县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好钢用在刀刃上,一笔笔资金,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据介绍,近年来泰来县累计投资3800万元,建设了集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文物展览、图书借阅和文体办公于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将县粮食局、水产总站、财政局办公楼改建成敬老活动之家免费向市民开放。

  为满足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近年来,泰来县先后投入上亿元,相继建成了站前广场、泰来广场等九个广场,总面积达19.43万平方米。每到茶余饭后,各处休闲广场上人潮涌动,看书、观赏、健身……尽享泰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