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3日讯(李华虹 孙瑜淼 记者王蕊) 11月14日是第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重点强调积极的糖尿病治疗,避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糖尿病的危害。据哈医大二院内分泌科陈莉丽医生表示,年轻人患糖尿病比率在升高,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患者日益增多,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和体力运动减少有很大关系。
据哈医大二院内分泌科陈莉丽医生介绍,自今年9月份大学开学后,有数十个大学新生在体检和军训过程中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而近年确实越来越多的二十几岁甚至是十几岁的年轻人患上了糖尿病,颠覆了大众常规的观念。
在哈市某高校读大一的王同学从小就是垃圾食品的忠实“粉丝”,平时爱吃烧烤,油炸食品,特别钟情于网络游戏,上了大学后更是暴饮暴食,19岁的他,体重已经达到了240斤。即便他的外婆和母亲患有糖尿病,也没有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监控,以至于突然发现自己身体异常变化时,血糖已经高达13,不得不住院接受规范治疗。
陈莉丽表示,近一个月内哈医大二院内分泌科已经收治近20例年龄在20——30岁的患者,近年统计资料显示在新诊的青少年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的比例竟高达80%。调查中,有12%的患者家中有亲属患有糖尿病,但是68%的患者都认为亲属患有糖尿病并不会提高自己患糖尿病的几率。一般说来,患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多,但人很瘦。不过,在实际中,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很多人都是等有了并发症,如视力急剧下降、容易感染、性功能障碍等,到医院其它科室看病,兜兜转转才知道患有糖尿病。
谈到现代人的职业压力,哈医大二院内分泌科李强教授认为,现代人因为身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的环境中,心情被竞争的环境激发,往往处于紧张、焦虑等之中,人体分泌很多的应激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升糖激素”,久之,胰岛“不堪重负”,就可能患上糖尿病。特别是那些平素应酬多、不注意饮食、大腹便便的“暴吃暴喝”族,加速了糖尿病的发生。此外,很多女性常常反复节食减肥使体重短时间在几公斤的范围内上下振荡,这对健康十分不利。
“预防糖尿病,主要还是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李强教授建议,不要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高油等高热卡食物,坚持规律的运动,防止脂肪堆积,即使工作繁忙,也最好保持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以餐后快走或慢跑半小时为宜,晚餐后也不要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可以到外面散散步。专家还提议,让“白骨精”们行动起来,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每周保持3~5次的有氧运动,避免肥胖,保持良好的体形,每年检查一次空腹和饭后2小时血糖,就可以远离向我们逼近的糖尿病,避免加入“糖尿病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