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13日讯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人非常振奋;参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图片展,让我十分自豪。”刚一见到记者,在科技战线奋战了27年的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曲春艳代表就打开了话匣子。
曲春艳
曲春艳说,“科技强则国力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创新的巨大力量使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广大科研人员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使科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面向市场,完善产学研利益联结机制,研制出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并在第一时间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务之急。”
曲春艳所在的研究院开发的200余种特种胶接材料,广泛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器的研制和生产中。“不光国家大型航空航天工程离不开我们的产品,人民大会堂顶棚的吸音板、高速列车车门的蜂窝夹层结构等,建筑、交通等领域都有我们产品的广泛应用。”
曲春艳说,我省有139家省属科研院所、近3000名各类科研人员。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要建立产业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三驾马车”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突出企业的主导地位,使创新要素有效向企业集聚。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应用型和工程类的专业人才,按其技术和产业贡献率给予职称评价和奖励,鼓励科研人员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要探索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可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建立研究中心,企业与科研人员联合申报课题等方式,凝聚各方面的创新人才,引导社会创新要素聚集到产业持续创新链条上来,打造科技创新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