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4日讯 (钱立文 记者 王蕊) 五大连池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今年五大连池市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积极谋划项目,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良种培育:托起丰收的希望
多年来,五大连池市大豆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很多农民惯于选用自留种子,或者盲目引种外地种子,制约了大豆持续增产。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今年该市引进了总投资10780万元的圣丰种业项目,建设国内一流的大豆育种中心、总面积不低于1000亩的大豆育种试验田、年产5000万公斤的现代化大豆种子加工厂。新品种的大豆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比当地原有品种增产10%以上。截至目前,五大连池市年种植大豆超过140万亩,全面推广后,预计年产值将增加2万余吨,带动农民增收近亿元。
“三箭齐发”加速种植结构调整
五大连池市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引进了德美亚玉米良种,并配套引进了总投资2.2亿元的华强玉米仓储物流中心项目。该项目在全国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仓储能力达60万吨,建成后年可烘干销售玉米150万吨以上,带动本市及周边县市种植玉米375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超亿元。一期工程即将投产,年底前可烘干销售玉米100万吨,实现销售额20亿元。
近期,五大连池市又与大连佐源集团达成了总投资5亿元的菊苣糖综合加工项目合作意向。建成后年可加工菊苣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税收3.7亿元。可带动菊苣种植7万亩,年可实现种植效益4亿元。菊苣糖药用价值广泛,残渣是很好的饲料,可以发展养殖业。
五大连池市积极发展矿泉特色产业,矿泉水稻种植面积达6.8万亩,并逐步形成种、产、销全程标准化管理的产业化模式。矿泉鱼、矿泉豆腐、矿泉蛋等特色养殖业也已初具规模,知名度不断扩大;矿泉保健品、化妆品加工产业也正迅速发展。
生物质发电:秸秆“变废为宝”
五大连池市农田每年产生200多万吨秸秆,大部分被白白焚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今年五大连池引进了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项目装机容量30兆瓦,建成后年可发电1.8亿度。生物质发电环保、清洁、热值高,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消耗秸秆20万吨,使农民直接增收3000万元左右,不仅为农村秸秆等废弃物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又节约了煤炭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优化了产业结构。
为了使农业龙头企业尽快投产达效,五大连池市研究制定了扶持政策,安排专人推进,强化协调服务,全程跟踪督办,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圣丰种业、华强玉米仓储物流中心、菊苣糖综合加工和生物质发电等项目的带动下,五大连池市农业将实现从良种培育、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到秸秆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在农业产业链条上实现“吃干榨净”。
经过初步估算,这些龙头企业建成后,农民人均收入有望在两到三年内达到2万元,实现翻番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