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5日讯 11月13日16时,黑龙江牡丹江东宁地区普降了近24小时大雪终于停了下来,望着满地厚厚的积雪,瞧着粮库内数万斤归仓水稻,东宁县三岔口村村民李金陪感动不矣。“多亏了电力部门派出100多名员工增援帮助抢收,不然这五万余斤水稻深埋雪中,这日子可真就没法过了。”
|
东宁县三岔口镇是该县水稻主产区,尤其是三岔口村所产大米,因质地优良,口味纯香而远近闻名。今年入秋以来,东宁地区始终阴雨连绵,使早已过了成熟期的水稻依然倒伏在水稻田里,由于稻田地过于泥泞,收割机不能展开作业,村民只能靠手工收割,进展十分缓慢。时至冬至,村种粮大户李金陪家的水稻大部分还不收割。
11月10日,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黑龙江东部地区将于12日左右普降大到暴雪,要求农牧区和种养殖业做好储备饲料准备,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需要加固。看到气象台发布了暴雪蓝色预警,李金陪可急坏了,自己家尚有500余亩水稻还倒伏在稻地里,如果不在暴雪来临之前抢收归仓,那损失不可估量。
东宁县委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与牡丹江东宁县电业局取得联系,请求电力部门给予支援,尽最大努力帮农民减轻损失。接到县委紧急救灾动员令,东宁县电业局立即行动,迅速组织了一支由110人组成的救灾抢险大军。单位抢修车辆不够的情况下,该局的员工们开着自家汽车、农用车,帮助运送收割人员,抢运水稻。
抢收过程中,由于稻田地泥泞,职工们的靴子里都灌满了泥水,有的职工还带病坚持参加抢收,经过3天紧张抢修,11月12日傍晚,终于在暴雪降临前,将倒伏的水稻全部抢收完毕。看着电业人满身满鞋粘满厚厚的泥浆,憨厚的稻农流下了感激的眼泪。